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南方高温热害肆虐 优等豆行情不宜看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2-08-25
 
  南方高温天气肆虐,豫皖苏鄂大豆生产深受其害,正在收获的湖北新豆优良率逐渐下降,终端市场由观望变失望。不过,随着“伏天”告终,豆制品需求有望逐渐好转,优等豆行情不宜过度看空。
 
  持续性高温天气肆虐,河南、安徽、江苏和湖北大豆生产深受其害。目前已经确定的是,对正在收获的湖北新豆影响较大,不同茬口的大豆产量和质量层次分明,商品优良率逐渐下降,质价分化日益加剧,河南、安徽、江苏豆区高温持续时间更长,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纪录,今年大豆自播种以来,各地有效降雨比常年同期少五至六成,给大豆生长带来严重不利影响。高温热害已经影响了大豆正常授粉,致使结荚率大幅降低,而进入鼓粒期的此时,正期待着一场降雨出现,虽然单产主要素的结荚偏少,但百粒重增加或提高有效结荚率,或多或少地弥补减产预期。
 
  大豆生长后期有较多不确定性,即将成熟的在生大豆,籽粒与荚皮尚未完全脱离,往往两天的不利或有利的天气,就会改变其品质或增、减产趋势。因此,许多种豆人称“大豆不扛在肩膀上不算收”。今年全国大豆面积大幅增加,许多分析机构超前渲染行情要走低。
 
  不过,面积增了还要看总产,产量有了仍需看商品性和市场占有率,未来不确定因素较多,需要进一步关注。湖北新季豆优良率由初期的95%逐渐下降,优等级的大豆价格受劣等级豆源入市影响,重回初期价位,二者价差日益分化。终端市场由观望变失望,部分市场经营主体迅速转变方向,对不同类“老豆”增量补库。
 
  南方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不仅影响了大豆生长,也影响了人员流动和居民生活,豆制品需求经历了超常年同期的淡季,本周历时40天的“伏天”将告终,酷热天气将陆续改观,各类学校即将迎来开学季,8月底豆制品需求有望好转,因此,近期优等级“新、老”豆行情不宜过度看空。
 
  湖北上市范围扩大  质量价格日益分化
 
  8月16日至17日,人工增雨作业并未给湖北大豆主产区带来明显效果,各地高温天气持续,干旱程度逐渐升级,田间在生大豆“逼熟”现象日益加重,其质量与早期大豆存在较大差距,百粒重降低,“暗青籽”“葡萄干籽”明显增多,高地块或丘陵田更加明显,而低洼地或江滩地依然有少量优等级豆源,收购商应会分类分仓处理。受新上市的豆源质量影响,早期上市的优等“冀豆12”和“早熟537”重回初期价格高点。
 
  上周末,长江沿线江陵、石首、公安、监利的油菜茬口“杂豆”开始陆续收获,初期质量差异较大,许多缺水严重田块收获的豆源,与江滩或低洼田产出的大豆质量相差较大,收购主体对商品性较好的豆源开始分仓,毛粮收购价6400~6500元/吨,收购依然谨慎。本周起,收获面积将陆续增加,随着上市范围扩大,预计这类“杂豆”装车价将由7000~7100元/吨陆续下行,直至到达6600~6700元/吨边缘方可企稳,但这种价格是指商品性较好的豆源,占较大比例的三等以外豆源行情仍需视需求主体入市动态决定。
 
  江汉平原的潜江疫情已得到控制,大豆收购和流通恢复正常;仙桃、天门、京山、钟祥、沙洋等地的“早熟537”余量较大,而“冀豆12”优等级豆源在结束田间收获之后,收购量日益减少。“冀豆12”装车价重新回到上市初期7460~7500元/吨的价格,也拉动“早熟537”跟随上涨,由最低时的7100~7160元/吨回涨到7360~7440元/吨。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早熟537”非正常成熟收获面积扩增,一些“铁豆”(水泡不开的那种)明显增多,这种现象难以避免,其行情将受影响。
 
  随着上市区域的扩大,“冀豆12”“早熟537”现行价格已经失去优势,继续上行难度加大,陆续上市的豆源与前期的优等级大豆将会有700~800元/吨的差价。上周末,已上市的豆源虽然感观下降,但各品种蛋白含量均在45%~46%之间,做豆制品影响不会太大,终端市场经观望后,下周起接受度将陆续改变。
 
  收获面积扩大后,收购压力将日益加剧,建议各地收购商严把质量,切勿混收,以免造成阶段性压仓,从而导致亏损。值得说明的是,湖北产区大面积的晚熟品种有效结荚降低,减产已成定局,但仍有改变其商品性的不确定因素。天气预报显示,湖北的高温天气将在8月25日以后解除,回归常年同期均值,若有适量的有效降雨,其商品性将有所改观,尚需进一步观察。
 
  黄淮豆区遭遇热害  区域影响程度不同
 
  黄淮海豆区的河南、安徽、江苏、山西、陕西等地高温期自6月中旬开始显现,各地大豆播期不仅推迟,较严重区域因“灼苗”造成多次补种;大豆生长过程中有效降雨较常年同期减少五至六成,花期持续性高温致使自然授粉严重受挫,大豆结荚率较低。8月16日各区域降雨不均衡,高温的缓解需在“出伏”后方可体现,有效结荚大幅降低,单产下降已成定局。该豆区的山东、河北今年面积扩增较大,高温天数比上述地区少10~15天,降雨量比常年同期虽然偏少二至三成,但光照充足、干旱较轻,大豆结荚率良好,近期天气利于鼓粒。
 
  黄淮海豆区的鲁、豫、皖“老豆”余量已见底,能作商品的豆源受湖北新季豆高昂的价格和未来入市的质量预期影响,优质类商品豆流通量快速上升。由于各地持豆主体大多存在恐慌情绪,正迎合终端经营主体心理,各地装车报价在6400~6600元/吨之间,价格差异较大,均有尽早休市的意向,部分劣质豆源流通依然受阻。
 
  备受市场关注的优质豆区江苏,今年区域间面积有增有减,但总面积基本与去年接近,由于播种期多次“灼苗”,二次、三次补种现象较大面积发生,给后期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许多水产养殖和稻田埂点播的大豆,因高温热害提前枯死绝产。大田中单株结荚率较常年下降25%~35%不等,目前正值产量形成关键期,有效降雨却较少,单产下降已成定局,商品性比往年降低,上市时间可能比往年同期推迟。
 
  东北自然条件较好  增产预期助力销售
 
  东北产区今年大豆面积增幅较大,部分调研机构称,实际面积比政府指令性扩大豆计划的数据要多300万亩,也就是说,在计划扩增1450万亩的基础上,有望增至1750万亩。目前市场对于这些数据仍然存在争议,但政府计划内的增幅应该相差不大。从东北各产区的情况看,大豆生长良好,全面优于常年。当然,各地自然灾害中的“大灾、小灾”年年都有,但自然条件总体较好,“昼晴夜雨”现象较多,光照、雨水充沛,提高了许多行业人士的增产预期,同时也助推持豆主体积极释放豆源的意向。但距新季豆上市还有近一个月时间,未来天气仍有较多不确定性,因此,持有少量优质豆源的主体暂时不必恐慌。
 
  与此同时,国储、省储、市级储备拍卖陈豆的动作加快。本周,国储有两个不同的拍卖国产豆专场,大庆市级储备继上周之后再次投拍,同时国储又增加了一轮进口大豆50万吨拍卖专场。一周内四轮拍卖,国储国产豆既有单向又有双向竞价,拍卖总量2.7989万吨,加上大庆市级储备计划拍卖2.1422万吨,累计近4.95万吨拍卖量,究竟能成交多少还要看拍卖底价高低。
 
  从上周五国储投拍2.595万吨国产豆和50万吨进口大豆全部流拍的情形看,不仅底价偏高,也反映出市场对这类豆源的需求较弱。全面流拍后储备投放仍不停歇,且在后期形同“车轮战”,增大了市场有效供给,但豆质与现货有着明显差异,价格也缺乏优势。
 
  现货持豆主体虽有恐慌,但毕竟优质类豆源已经没有太大压力,42%以上高蛋白类塔选商品豆和分离的大粒型商品豆表现紧俏,装车报价坚挺,排除区域优劣势,主流价格在6500~6600元/吨之间,仍有较多的需求主体;蛋白39.5%~40.5%之间的塔选商品豆受优质豆源匮乏和价格坚挺影响,也明显体现出抗跌性,主流装车价在6360~6460元/吨之间;而蛋白含量较低的豆源,受国储拍卖同类豆质的价格影响,应适度放松挺价意向。
 
  依据上述各主产区情形分析,除湖北大豆产区质量已趋于明朗外,近期将随质量差异而出现较大价差。湖北豆区是全国新季豆上市最早的区域,价格的形成由市场视质量和需求决定。目前,距东北和黄淮海流域新豆全面上市还有近一个月,各类学校开学季将临,高温有望在“出伏”后全面缓解,豆制品需求陆续向好。鉴于市场大部分经营主体库存偏低,南北产区新季豆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建议销区市场经营主体适度增仓,不宜过分观望,对“新、老”豆行情不宜过早看空。

来源:粮油市场报
 上一篇 | 豆粕日评:美豆优良率降至57%
 下一篇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