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称,由于中美贸易关系因为新冠疫情而再次紧张,加上巴西大豆库存下滑,这可能导致中国在今年四季度面临大豆供应问题。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一期供需报告显示,2020/21年度(10月到次年9月)中国将进口9600万吨大豆,国内大豆压榨将达到9300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和7.5%,因为国内养殖行业正在努力从2019年因非洲猪瘟疫情而下滑的态势中恢复。
一位中国贸易商称,中国压榨业严重依赖巴西和美国大豆来满足压榨需求,因为国内大豆产量只能满足20%的压榨需求。巴西和美国占到全球大豆供应总量的80%以上。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60%的进口大豆来自巴西,30%来自美国。
中国压榨商通常在上半年采购更多巴西大豆,这也与巴西大豆收获时间相吻合。在下半年,随着巴西大豆库存开始减少,中国开始采购更多的美国大豆。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因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起源和处理方式而发生争执。特朗普政府指责中国并威胁要采取惩罚性行动,而中国政府予以反击。
在经历长达18个月的贸易争端后,中美两国于1月15日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同意在截至2021年的两年时间里,额外从美国采购777亿美元制造业产品;增加采购32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524亿能源产品以及379亿美元的服务业产品。
分析师说,大豆每年占到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金额的60%以上。因此要使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成功,中国仅在2021年就需要进口超过4300万吨的美国大豆。
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称,美国新豆在9月份收获上市,届时中国将开始进口更多美国大豆。但是考虑到中美之间持续的外交争执和未解决的分歧,市场分析师对此表示怀疑。过去两年中,双方曾经两次达成休战协议,但是之后美国很快就对中国加征更多关税。
农业咨询公司ARC Mercosul公司主管Matheus Pereira认为2020年下半年充满不确定性。随着11月份美国总统大选临近,中美紧张局势可能加剧。一位分析师说,两国尚未就关键问题达成共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任何小的事件或任何一方的挑衅性言论都可能危及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可能导致重启关税报复战。一位中国分析师称,如果中美紧张局势持续下去,2020年4季度中国可能面临大豆短缺的问题。中国从阿根廷等其他国家采购的大豆数量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