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场杂志(Farm Journal)编辑Rhonda Brooks称,美国农户正在考虑调整2019年作物轮作模式。一些农户预计中美贸易战将最终结束,因此计划采用大豆—大豆(即连续两年种植大豆)的轮作模式,而其他一些农户则考虑相反的计划,打算连续两年轮作玉米。
美国农场杂志农经学家肯·菲利在2018年所做的田间实验显示,当采用大豆-大豆轮作模式时,单产可能比大豆-玉米的轮作模式减少5到6蒲式耳/英亩。菲利也是Crop-Tech集团的创建人。他说,过去一年我们的大豆—大豆试验田情况就是如此。4月初种植的大豆单产为80蒲式耳/英亩,相比之下,轮作模式下的单产为86蒲式耳。
菲利表示他无法百分百确定单产落后的原因,但是他怀疑这是因为植物疾病或虫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不过2018年杀真菌剂及杀虫剂使用情况非常不错。他说,豆田施肥后的大豆单产会提高0到8蒲式耳,大多在3到6蒲式耳。4月初种植的大豆比晚播大豆更易受到施肥的提振。
菲利表示,对那些以前采用大豆—大豆轮作模式,并打算在2019年恢复种植玉米的农户来说,这些农户可能会发现农田病虫害减少,这有助于降低玉米线虫数量,但可能不会解决第一年的玉米根虫问题。菲利称,农户明年不太可能不用杀真菌剂。他建议农户为第一年玉米制定氮肥用量,然后在侧施肥期间进行硝酸盐测试。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可以使用氮肥,那么就要施肥。
如果农户决定明年在同一块田间再次种玉米,单产可能会减少10到15%。菲利称,农户应该考虑到病虫害等因素,以减少损失。但是如果天气长期干燥,玉米—玉米的轮作模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农户将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