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猪养殖利润维持高位
“今年生猪集中补栏比市场预期来得更早。”青岛一家大型饲料企业相关负责人说,就河南和山东地区而言,今年上半年母猪补栏力度较大,尤其是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
据了解,虽然去年不少养殖户因亏损直接退出养殖,或将母猪存栏减半,但规模化养殖企业由于其产业链整合及资金优势,养殖情况相对稳定。
“今年猪价迅速拉升到历史高位,养殖成本却在低位,每头猪养殖利润最高在1000元左右。”上述负责人说,目前母猪的补栏速度比往年同期快很多。按照这种速度,到今年年底整体出栏量就会明显提升。届时,存栏量的增长将对生猪价格产生较大的压力。他预计,根据生猪生长周期测算,明年下半年生猪存栏将达到峰值。
在调研中,青岛一家贸易企业信息研究员表示,规模化养殖企业方面,生猪补栏情况确实给人一片欣欣向荣的感觉。但国内生猪市场仍以中小养殖户为主,对规模化养殖企业的调研数据,很难准确反映整个市场的情况。
去年养殖户及大型养殖企业已经大量淘汰繁殖能力差的母猪,今年养殖利润大幅转好也使得养殖户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规模化养殖企业普遍反映仔猪成活量提高,仔猪长成育肥猪数量指标也迅速向好。但是,今年一季度,华北地区部分中小养殖户反映“猪不好养”,蓝耳病、猪瘟、腹泻等交替发病造成仔猪成活率不高。由此可见,规模化养殖企业与中小养殖户情况确实存在差异。
“从整个市场来看,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较低。现在每只仔猪价格在1000元以上,仔猪供应仍然偏紧。”上述研究员说。
仔猪价格高企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过低,也会抑制生猪补栏的速度。“生猪补栏并没有预期那么好。目前生猪养殖利润可观,规模化养殖企业利润在600元/头左右,自繁自养的甚至能达到1000元/头,但是未来养殖利润也存在下跌的风险。”黄岛区一家饲料企业的采购专员表示。
2.饲料行业利好前期已集中显现
对于饲料产业而言,利好因素似乎已被提前“透支”。
青岛地区某饲料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华北地区肉禽和生猪蛋白饲料的销售都在增长,其中乳猪料的销售尤其好。“今年上半年生猪养殖利润相当高,而且一直在上升,但是这种高利润的情况能持续多久、能走到多高,养殖户心里是没底儿的。”该负责人说,大多数养殖户现在就是盼着猪赶快出栏,卖出去变现。
“为了让猪长得更快,养殖户用的饲料蛋白含量很高。现在饲料市场整体销售情况很好,但并不代表养殖存栏量真正上来了。”他解释说。
肉禽养殖方面,上述青岛饲料企业采购中心研究员表示,其实目前肉鸡存栏同比是下降的。全国市场黄羽鸡和白羽鸡存栏各占约50%,北方以白羽鸡为主,南方以黄羽鸡为主。白羽鸡存栏虽然在下降,但是目前种鸡场和养殖户的利润情况非常好,今年每只鸡苗价格一直维持在3—4元,每只鸡苗利润在2元左右,高利润驱动养鸡场将种鸡的淘汰时间延后。
“老鸡即使产蛋率下降,但仍然是有利润的,养殖户就一再延后淘汰时间。”该研究员介绍,更有甚者,规模化养殖场的老鸡淘汰以后,一些小型养鸡场将本该屠宰的老鸡买回去继续换羽。
“今年上半年,白羽鸡养殖生产线已经被充分利用,这间接增加了饲料需求,基本弥补了前期的缺口,禽料的需求下降没有那么明显。但是,这也意味着把养殖业饲料需求被提前‘透支’了。”对于下半年,该研究员表示,毕竟换羽和延迟淘汰的时间是有限的,之后几个月,需求缺口可能就会逐步显现。
不过,白羽鸡饲料只占禽料的一部分,鸭料和黄羽鸡饲料今年的市场情况总体都不错,鸭料销售同比一直在增加,黄羽鸡饲料需求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综合来看,禽料需求可能只是略有下降。就饲料产业整体而言,下半年猪料需求增长上来后,会弥补禽料需求的不足。
3.饲料价格出现滞涨迹象
在调研中,黄岛区一家饲料企业采购员认为,现在猪料销售增长不一定就意味着存栏增加,目前流通环节和终端有3—5天的存货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
中粮期货农产品事业部高级经理张立表示,此前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逻辑就是,当时市场一致看跌,整个渠道库存太少,但是持续一个多月的价格上涨使市场气氛全面转多。包括饲料厂和养殖户在内的终端库存已经建立起来,而且达到了相对高位。比如,饲料厂豆粕物理库存较4月份均值增加了一倍,基本都维持7—10天的使用量。
据了解,饲料厂在近两个月进行了两到三次提价,在市场“买涨不买跌”的情况下,每次提价前终端养殖户会阶段性集中买货,饲料厂这段时期的销量也不错。
“我们发现,饲料厂的提价幅度是小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幅度的,而且现在价格有点涨不动了,原因就在于现在终端养殖户的库存已经很满了。”张立认为,这种阶段性出货其实也是在“透支”远期销量。
此外,现在杂粕价格上涨幅度更大,渠道积极囤货导致市场货源很少,出现市场无货可买的情况。而且在价格上,相对于其他杂粕,豆粕的性价比依然很高。这间接导致蛋白饲料中豆粕的使用量持续增加。
在张立看来,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豆粕在饲料配方中的使用比例已经接近最高值。这一情况在最近两个月似乎愈加“变本加厉”,鸭料中都开始大量使用豆粕。他认为,如果鸭料都开始用豆粕的话,那么豆粕在其他饲料品种中的用量应该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
4.后期压榨利润有望逐步恢复
据了解,前期国内大豆及豆粕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外因素影响。山东临沂一家大型油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南美地区产量的炒作已经基本偃旗息鼓,但美盘对国内油、粕价格走势的影响仍不可小觑,后期需要关注天气和美豆播种面积。
“目前来看,美国天气方面并没有太大问题,只有两个州偏干旱。”该负责人介绍,市场对新季美豆播种面积的预测普遍是增加100万—200万英亩,但这仅是基于大豆玉米比价来预测的。
实际上,自4月份开始,美豆价格强势上涨,大豆种植收益增加。“除了部分玉米播种地区会转为种植大豆以外,很有可能一些休耕地也会被用来种植大豆。”上述负责人说,美国休耕地面积庞大,如果用休耕地来增种大豆,美豆播种面积增加300万英亩也不成问题。
在进口方面,在上述油厂人士表示,近些年美国大豆质量比巴西大豆差,国内买家更青睐巴西大豆。上周国内买入四船8月的巴西大豆,但是9月以后巴西大豆可能会出现断货,届时还得看美国新豆上市情况。
目前低迷的压榨利润,已经对新年度的大豆买货产生了影响,整体采购节奏偏慢。但是,在该油厂人士看来,7、8、9月压榨利润很可能会逐步恢复。“这是因为后期大豆买船偏少,缺口在300万吨左右,其中7月缺口在100万吨左右,8月缺口在200万吨左右。”他介绍,一些大型压榨企业如益海、九三等,因等待临储大豆拍卖等原因,近月买货并不充足。国内近远月均存在买货的需求,因此对后期的压榨利润和基差是看好的。
“但是也要认识到,压榨利润的回归单单依靠国内油粕价格上涨是不够的,毕竟国内油脂市场整体压力较大,豆粕需求情况也很有可能出现反转,对豆粕价格支撑有限。因此,压榨利润的回归还需要美豆价格回调的配合。”他提醒。
5.养殖业自配料风靡一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饲料市场中全价料一度受冷落,而自配料在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中的“人气”格外高。据青岛一家饲料企业人士介绍,山东和河南部分地区去年自配料的使用占比几乎达到60%。
其实,2014年以前,河南和山东地区的养殖企业全价料和自配料的使用比例差不多是7:3。“当时玉米价格相对较高,又正逢推广全价料,很多养殖户也觉得全价料使用方便。”上述人士表示,但是到了2015年,养殖利润越来越差,养殖户对饲料价格变得敏感。同时,玉米以及豆粕价格持续下跌,自配料与全价料价差逐步拉开,自配料的性价比显得十分突出,市场占有率提高了15%—20%。
据了解,今年以来,养殖业尤其是生猪养殖利润大幅提高,但是部分养殖区对自配料依然青睐。上述企业人士介绍,“上半年玉米价格低迷,大部分养殖户玉米库存没有卖出去,只能自配消耗。而且同期很容易买到便宜的豆粕,自配料与全价料价差一直在扩大,自配料受欢迎也是理所当然的。”
最新数据显示,自配料增长趋势已经开始出现逆转。“4—5月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反弹,自配料价格优势缩小,同期预混料和浓缩料需求特别好,这应该是一部分自配料需求转向了全价料。”该企业人士认为。
实际上,自配料使用的区域性很强,各地差别相当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分析师郑祖庭认为,一般而言,使用自配料的中小养殖户较多。“因为规模化养殖企业饲养规模大,采用自配饲料的方式,人工投入较大。而养殖户大多有半自动粉碎机,依托饲料主产区的优势,可以灵活调配饲料。山东、河南属于北方饲料原料主产区,很多养殖户依托区域优势,自配比例相对南方要高一些。”他说。
6.饲料配方中豆粕占比难再增加
整体来看,无论是自配料还是全价料,前期豆粕的使用比例都在增加。但是,在调研中发现,这些需求端利多因素在6—8月或难以持续。从目前情况来看,豆粕在饲料配方中的占比未来一段时期难再有增量。
据黄岛区一家饲料厂采购人员介绍,山东地区前期大量玉米都进了临储,目前农户手中的余粮基本见底。目前每周30万吨的临储玉米投放也很难进入养殖户手中。现在山东地区玉米供应缺口或在300万—500万吨。
由于饲料企业已经建立起可供2个月左右使用的玉米库存,基本能保证6—8月的饲料生产,后期还可以参与竞拍临储库存玉米以保证原料供应。但这对中小养殖户来说很难实现,因此6—8月会出现自配料向全价料转移的情况,目前这一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但是也要考虑到,8月底新玉米上市后,这一现象可能又会出现反转。因为新玉米集中上市,玉米价格承压,预计自配料用量又将有所增加。”上述采购人员提醒。
目前新麦逐步开始上市,今年收割期持续多雨天气导致芽麦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江苏和安徽地区。上述采购人员表示,如果小麦的指标能达到使用标准的话,芽麦会替代玉米。在优质饲料生产方面,如果玉米价格接近2000元/吨,新季小麦价格在2200元/吨左右,那么小麦就会有饲用价值,在新玉米上市之前将替代一部分玉米需求。
“小麦对玉米的替代,不但能减轻目前的玉米缺口压力,也会对蛋白粕的需求有一定的冲击。”他解释说,毕竟小麦的蛋白含量要高于玉米,如果小麦替代玉米的话,就会间接影响豆粕的需求。
此外,在终端库存已经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如果后期价格不能维持上涨趋势的话,那么终端消化库存就会采取用多少、补多少的方式,饲料厂的销量就难以维持增长,同时油厂执行合同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张立表示,如果豆粕价格出现回调的话,现在终端养殖户的库存或能维持半个月,饲料企业的销售压力就会显现,因为饲料企业的物理库存也不低,进而还会影响油厂的出货。到那时,各个环节库存比较充裕的压力就会暴露出来,甚至连囤积的杂粕库存也将冲击市场。“在需求端利多因素已经体现甚至‘透支’的情况下,6—8月份豆粕能否维持强势就主要看供应端表现了。”张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