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现货价格坚挺 美豆冲高回落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11-18  

  USDA供需报告偏空,美豆收割接近尾声,但雨雪天气来临影响运输,运力有限,现货供应依旧紧张,美豆期价冲高回落。油厂降价收购,豆农惜售,国产大豆购销清淡,连豆(4520, 7.00, 0.16%)一期价近弱远强。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稳定,油粕价格上涨,油厂压榨亏损缩小。

  本周CBOT市场农产品期价继续上涨,玉米(2415, 4.00, 0.17%)、小麦价格创出反弹新高,大豆价格冲高回落,也创下了本轮反弹的新高。但本周出现的雨雪天气令本已紧张的运力雪上加霜,导致美豆供需由紧转松的时间进一步延后。

  利空方面:一是USDA11月供需报告偏空。报告预估2014/2015年度美豆收割面积8340(上月8340),单产47.5(上月47.1),产量39.58(上月39.27),出口17.20(上月17.00),压榨17.80(上月17.70),期末4.50(上月4.50)。由于收割面积未调,而单产调高,导致产量略增,但出口调高,压榨调高,使得结转库存不变,与市场预期的小幅调低结转库存相比,数据略微偏空。二是本周美国大豆收割进度继续加快,收割接近尾声。USDA作物进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周美国大豆收获向前推进了7个百分点,目前的收获进度落后于历史平均水平。截至11月9日,美国大豆收获完成90%,上周83%,去年同期90%,五年同期91%。其中伊利诺伊斯收获完成91%,低于五年同期均值93%;印第安纳收获进度为85%,低于五年同期的92%;衣阿华收获完成96%,和五年同期均值持平。三是在美国豆粕(2912, -36.00, -1.22%)价格大幅上涨后,美国豆粕进口出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行业人士称,4船满载阿根廷豆粕的货轮正在启程运往美国,这批豆粕将运至美国海湾。美国贸易商也表示有豆粕将运抵美国,但数量无法准确统计。美国贸易商称这些进口豆粕将运至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明顿市,离美国东南部的禽肉生产商很近。

  利多方面:一是美豆出口检验数据依旧强劲。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2014年11月6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约为248.1万吨,低于上周创纪录的277万吨,也高于去年同期的240.0万吨。迄今为止,也就是2014/15年度的头10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为13,494,468吨,比上年同期的11,775,679吨提高了14.6%,上周是同比提高17.4%。二是美豆国内需求旺盛,而本周中西部雨雪天气导致运力紧张局面加剧,大豆供需紧张导致现货价格及基差继续走强。三是巴西大豆种植进度依旧落后往年同期水平,本周公布的巴西大豆种植进度为46%,而上年同期为59%。四是油世界称,由于巴西大豆播种受干旱耽搁,预计大豆收获期推迟 2-3 周时间,从而将新豆出口时间推迟到 2 月份第 2 周或第 3 周。这将导致全球对美国大豆的依赖期更长。预计2014 年 9 月到 2015 年 2 月美豆出口量将达创纪录的 4100 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 300 万吨。

  资金方面,上周投机资金在CBOT市场豆类品种全线转多,截至11月4日的CFTC报告非商业头寸数据显示,投资基金大幅减持大豆空头头寸,大豆净多头寸进一步上升,增持豆粕、豆油(5880, -20.00, -0.34%)的净多头寸,说明投机资金看涨短期内豆类价格走势。总体看来,美豆持仓量仍在明显下降,显示大规模空头回补导致的期价价格上涨仍将持续。

  后市看来,尽管美豆新作收割已经接近尾声,但在旧作库存异常低、农户惜售情绪较重、美国国内运力紧张的背景下,加之冬季雨雪增多对运输不利,后期持续旺盛的出口和国内压榨需求,使得美豆和豆粕现货供需紧张的局面难以很快得到缓解,市场近期的强劲反弹令市场情绪转向多头市场,期价的进一步深跌或许需要等待南美丰产的确立,在此之前,市场或将维持震荡格局。后期需要密切关注美豆出口进度和现货基差情况,以了解美国大豆现货的供需情况,并密切关注南美天气的变化。技术面上,美豆主力1月期价在本周初上冲1082美分/蒲式耳的反弹新高后回落,技术面仍维持多头趋势。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在10日均线之下和20日均线上方区间内逢低买入。

  本周,连豆一期价震荡下跌,合约近弱远强,持仓量下降。连豆一指数冲高回落,持仓量周环比小幅上升。基本面信息依旧偏空,新豆上市后现货供应增加,而终端需求维持观望,购销成交清淡。

  本周现货价格下跌,黑龙江地区食用豆收购价格4200-4300元/吨,较上周下跌100元/吨;油用大豆收购价格3800-3950元/吨,较上周下跌40-50元/吨,由于亏损严重,油厂试探性调低收购价格,而豆农对大豆价格维持较高预期,现货购销分歧巨大,油用豆成交清淡。供应方面:当前国产新季大豆收割已基本完成,近期新豆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供应明显增加,但豆农严重惜售导致供应峰值延后。需求方面:由于今年大豆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国家不再对大豆实施临时收储,临储收购需求缺位,导致当前需求较往年同期明显减少,加之近期国家加强了对非转基因产品广告的监督管理,国产大豆非转概念炒作降温,后期进口大豆替代国产大豆的数量将增加,下游加工企业普遍持观望态度。后市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阶段性供过于求情况将会恶化,并对现货价格和期货近月合约产生下行压力。

  技术面上,连豆一主力1501合约期价大幅回落,跟随现货价格走势,随着交割月的临近,近月合约期价将会更多的受到现货价格的影响。远月1505及1509合约期价低位获得支撑,跌幅相对较小。整体看近远月技术面形态分化严重,随着现货供需格局的恶化,节前农户的抛售高峰即将到来,近远月合约差价或将缩小,建议投资者介入做空1501合约,做多远月合约的套利交易。

  本周五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为3800元/吨,与上周持平,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370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元/吨。国内油粕现货价格稳定或上涨,豆粕价格较上周上涨20-50元/吨,豆油价格与上周持平。由于加工成本持平,而产品价格上涨,油厂压榨亏损缩小。

  本周,连盘豆粕期价先涨后跌,价格重心下移,持仓量继续增加。本周豆粕期弱现强,期货价格震荡下跌,而现货价格小幅上涨,本周五沿海43%蛋白豆粕现货价格在3480-3700元/吨,较上周上涨20-50元/吨。

  供需方面:终端需求维持平稳,本周肉鸡价格较上周继续下跌,鸡苗价格大幅下跌,鸡蛋价格小幅上涨。生猪价格较上周小幅上涨,猪粮比持续反弹,需求继续增长。预计 4 季度畜禽存栏量仍将增长,但增长幅度温和。供应方面,市场预期四季度大豆进口量同比环比减少,根据船期预报,预计四季度进口大豆到货总量近 1700 万吨,同比减少近 4%。从供需角度来看,四季度大豆到港量的环比下降,意味着国内大豆供应压力月环比下降,而需求月环比增加,供需格局对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的支撑较强。

  后市看来,四季度豆粕需求环比上升,加之国内大豆供给压力减轻,国内豆粕价格反弹动力较大,加之外盘强势上涨,短期内粕类价格仍将维持多头趋势,但价格连续上涨后获利盘丰厚,加之食用油价格在棕油(5362, 14.00, 0.26%)的带领下企稳反弹,油粕比反弹明显,粕价在11月初出现了回调的走势,但技术面和资金面偏多,加之基本面短多格局持续,短期豆粕期现货价格易涨难跌。基于以上基本面信息来综合判断,豆粕价格在十一月初的盘整行情后可能维持多头格局。建议短期饲料养殖企业逢低扩大豆粕现货库存,不宜追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