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购销主体三缺二 豆价下跌难企稳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11-13  

  截至11月10日,黑龙江大豆平均收购价为4.0清粮4377元/吨,运行区间在4260~4440元/吨之间,塔选大豆上车价为4410~4590元/吨,平均价4500元/吨,比开秤初期下跌378元/吨左右。

  油厂:价格不合适只能观望

  目前,黑龙江豆油价格为6300元/吨,豆粕价格为3700元/吨,大豆平均收购价4377元/吨,压榨利润=[(豆粕价格3700元/吨×出粕率79%=2923元/吨)+(豆油价格6300元/吨×出油率17%=1071元/吨)]=3994元/吨-大豆平均价格4377元/吨-加工费140元/吨=亏损523元/吨。

  这是在豆粕价格高出沿海地区150元/吨、豆油高出400元/吨情况下计算的,若油厂要达到盈亏平衡,大豆价格=4377元/吨-亏损523元/吨=3854元/吨,只有当大豆价格下跌到3854元/吨以下时,油厂才会考虑收购(除非走高端),否则油厂只能观望。

  临储:被大豆目标价格取代

  从2008年11月至2013年5月,6年临储收购大豆合计1760万吨,还有国家储备150万吨,总计收购1910万吨,年度平均收购大豆318万吨。其中,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购大豆300万吨左右,占东北三省一区当年度产量的52%,导致2013年临储结束后大豆价格大幅上涨,上涨400元/吨以上,涨幅11%。

  2014年5月17日国家发改委出台新的大豆购销政策,取消临时收储,实行大豆目标价格后,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大豆。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价格由市场机制形成。 缺少临储政策价格和收购量的支撑,等于市场上大豆又增加了300多万吨供给。

  贸易商:难以担当托市重任

  相对于其他两个收购主体来说,贸易商没有优势可言。由于大豆一年生产,集中上市,但是对于商品大豆消费,年度需求稳定,略有增加,全年均衡消费,我国年度商品大豆消费量在1000万吨左右,每个月平均消费80万吨左右。

  相对于黑龙江大豆产量470万吨而言,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消耗,但是不可能只消费黑龙江大豆,还有其他省份生产的大豆,这样就延长了黑龙江大豆的消费时间。在目前已经失去两个收购主体的情况下,贸易商收购很难担负起大豆价格上涨的重任。

  只有当大豆快速消化一部分,至少100万~200万吨,大豆价格才有上涨的可能,否则只能持续阴跌。当大豆价格跌至油厂可以接受时,经过油厂的快速消化,大豆价格才能有起色。

  根据笔者的经验,目前港口分销大豆价格为3700元/吨,加上300元/吨升水,理论上黑龙江商品大豆收购价格在4000元/吨附近,而期货大豆1501合约11月10日收盘价4571元/吨,减去运费、利息、仓储费用、利润等,约需400元/吨,倒推黑龙江大豆收购价格为4171元/吨。

  虽然期货价格是波动的,但是下跌趋势已经形成,元旦前很难有趋势性的上涨行情出现。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