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直补开启 农民从赚20到赚80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7-18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开始对大豆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其初衷是为了保障东北地区大豆种植户收益,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和价格。在政策执行前期,由于收储价格与市场价格基本相当,政策短期内收到了较好效果。

  然而,随着近年来国际大豆市场大幅下跌,国产大豆因国家收购价较高而有价无市,临储收购政策涌现诸多弊端。“首先,影响了大豆市场价格自发形成机制,不利于大豆市场化运营。其次,导致下游榨油企业收购困难、成本高企。最后,大豆储藏、流通成本高,国家每年在临储收购方面花费大量的资金。”中国大豆网油脂油料部经理张威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保护农民的角度看,虽然国家每年为大豆临储投入大量资金,但收效甚微。“政府投入100元,农民的收益可能只有20元,其他80元都被中间贸易商和仓库得了。”国投中谷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刘国良说。

  从保护产业的角度看,由于既定的国储收购价格相当于对国际卖家亮出了国产大豆的价格底牌,国内外高价差导致大豆自给率不断下降,相对低价的进口大豆数量连年递增,从2008/2009年度的4100万吨增至2013/2014年度预计的6750万吨,大大压制了国内现货价格,并导致大豆产业对外依赖度高,不利整个大豆产业的良性发展。

  随着大豆进口量迅速上升及玉米、水稻收益的相对增加,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萎缩,大豆角色逐渐“落寞”。数据显示,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919万公顷降至2013年的660万公顷;大豆产量也由2008年的1554万吨降至2013年的1220万吨。国内大豆供给能力下降,不仅使传统的油脂加工企业陷入无“豆”下锅的窘境,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用消费需求。

  为促使大豆价格市场化,并保障农民种植收益,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我国正式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实行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大豆。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

  据刘国良的推测,“可能是把实际的大豆种植/收获面积和固定单产作为补贴依据,然后参考明年3、4月份(新作大豆种植前)的市场价格,来计算目标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差价,对种粮农户(不一定是土地的拥有者)进行补贴,主要是依据补贴便利性和鼓励‘优胜劣汰’两个原则。”

  “直补政策将实现多方共赢。”刘国良指出,对农民而言,补贴的效率将会更高,即在直补政策上投入100元,农民可能会得到80元收益,有助于增加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对贸易商而言,直补政策为大豆价格留出更大的波动空间,贸易商的获利空间也就增大了;对加工商而言,因为大豆价格不再受到保护价的支撑,加工商可能会得到更加廉价的原料。更重要的是,直补政策可能会加速大豆使用终端行业的洗牌,即国产大豆压榨更快地退出市场,而食品豆加工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