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莫旗:“大豆之乡”大豆“失宠”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6-19  

  今年莫旗调结构、抓特色、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减豆、稳稻、增米”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全面提升农业效益,改变产粮大县、经济穷县的局面。

  记者从该旗农牧业局了解到,过去的“近亲”大豆,如今不再成为莫旗农业发展的宠儿。今年,莫旗种植350万亩玉米、13万亩水稻、10万亩黄菇娘,绿色特色食品面积将超过200万亩。该旗在两年时间里新增玉米种植面积150万亩,“大豆之乡”正在向玉米大户和多产业化转型。

  莫旗以县为单位大豆产量居全国第一,被誉为“大豆之乡”。大豆种植面积占全旗总播种面积的80%,其中50%的地块已连续种植大豆10年之久。然而连作致使病虫害严重,部分地块出现产量下滑,对大豆生产造成威胁。单一的种植结构导致效益不佳,出现了产粮大县、经济穷县的局面。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该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从源头上找原因,围绕土地效益大做文章,提出扩大种植高产作物面积,调整种植业结构。在摸清目前国内玉米库存水平相对较低,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和畜牧业粮食转化的增长需求量加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优势后,该旗将“减豆、稳稻、增米”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在大力倡导发展玉米种植的同时,该旗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种植。该旗尼尔基镇乌尔科村与特色农业“结上亲”,发展黄菇娘种植,产品销往俄罗斯和全国几十个城市,供不应求,今年全村已有90%的农户种植黄菇娘,还带动起周围几个镇。菇娘种植面积的扩大,也促进了贩运和加工业的发展,给更多的农民创造了发展机遇。今年该旗黄菇娘种植面积将超过10万亩。为支持这一产业发展,2013年旗里在主产区乌尔科村建立了黄菇娘交易市场,“要挣钱种水田,种一年顶两年”,这是在莫旗水稻种植区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西瓦尔图镇前新发村原来是个穷村,村里有2000多亩低洼地不打粮。近几年,这个村改种水稻,比种大豆的效益翻了好几倍,如今这里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村。在莫旗,通过种植水稻致富的村不下十几个。

  该旗以重点涉农企业为龙头,加快当地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据了解,该旗已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30个,全旗已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00家。红彦镇吕实先生猪养殖场2013年出栏生猪近千头,收入达30万元,现在还有存栏生猪3000多头。该养殖场建有玉米烘干塔、饲料加工间、油脂加工车间、电子地磅等设施,将玉米进行就地转化,发展粮食储运、大豆油炸加工、生猪养殖、种猪繁育和肉食品加工等产业链。

  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禽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莫旗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组建和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抱团创市场,全旗现有各类养殖合作社417个。其中,生猪养殖合作社122个,牛羊养殖合作社252个,奶牛养殖合作社10个,蜜蜂养殖合作社2个,其它畜牧养殖合作社31个。富方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集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与涉农龙头企业相结合,已培育出“天纯”大米、“富方”大米、“莫力菇娘”等商标。此外,华润雪花啤酒呼伦贝尔公司、莫旗京达米业公司、内蒙古蒙鹅工贸公司、莫旗京谷伟业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当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增添了后劲。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