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豆粕期货已成为饲料及养殖企业重要避险工具
玉米期货、豆粕期货上市以来,已成为饲料、养殖相关企业重要的避险工具。昨日,在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与会人士就如何提高玉米产业界利用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水平,如何提升期货行业服务玉米产业的能力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防范市场风险、保证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大商所正在围绕玉米产业链上中下游,积极研究开发玉米淀粉、生猪期货等新品种,努力为饲料、养殖相关企业提供完备的避险工具。同时,加快期权市场筹备工作,准备适时推出豆粕、玉米等期权。
近年来,玉米生产、贸易、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使玉米期货更加贴近现货企业需求,大商所除了积极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和大力推进期权市场建设外,还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改进质量标准,完善相关制度,做好玉米期货等老品种的维护;加强与行业协会以及龙头企业的合作,努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据了解,玉米期货自2004年在大商所恢复交易以来至今年8月,已累计单边成交3.43亿手,成交额6.28万亿元。在大商所的历史上有两个品种曾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其中之一就是豆粕,豆粕持仓量由当时的1万手到2012年的111万手,最高的时候达到183万手的峰值,持仓量在全国占有17.09%的份额。从豆粕、玉米在国内市场地位来看,分别位居第一名和第十一名,在国际市场上大商所的豆粕和玉米分别位居第一名和第九名。玉米和豆粕共同构造了主流饲料期货板块,两个品种占了饲料的三分之二的份额。
玉米期货至今仍为美国CBOT的主力品种,已连续多年占美国农产品(行情,问诊)期货交易总量中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产量达到2.06亿吨,美国玉米产量是我国的1.33倍,但美国玉米期货交易规模是我国的24倍,我国玉米期货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希荣表示,随着饲料业快速发展和对玉米的需求不断增长,玉米产业的格局也正在从过去供大于求转变为求大于供。2012年进口量超过500万吨,为历史进口之最。根据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饲料产业应该能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中国玉米网总裁冯利臣就玉米企业采购成本与风险管理策略进行了剖析。他指出,玉米产业链已经逐渐成为以多市场参与主体、多采购渠道和多定价中心为特点的多元化集合体。传统的贸易习惯被打破,新形式的市场采购体系的转变逐渐改变着当今市场的新的贸易格局,判断市场的难度在加大,因此产业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
2005年至2012年大商所玉米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达0.99,玉米期货已成为产业企业管理风险的重要工具。目前,开展东北玉米南运业务的主要贸易商绝大多数参与了玉米期货交易,许多玉米贸易和饲料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提高了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一周热点
- 2021-03-22美国玉米现货市场述评:中国连续四天大笔买入,玉米价格上涨
- 2021-03-2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 2021-03-22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大豆质量低于平均水平
- 2021-03-22交易所:截至3月17日,阿根廷玉米收获完成5.9%
- 2021-03-22中国连续四天大笔买入美国玉米,累计买入387.6万吨
- 2021-03-22USDA参赞:2021/22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预计为1亿吨
- 2021-03-22今年头两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同比剧减80%
- 2021-03-22全球饲粮市场一周要闻:中国连续四天大手笔采购美国供应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场一周聚焦:雷亚尔汇率上涨,大豆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场一周要闻:原油市场暴跌,油籽市场涨跌互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