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粕第51周市场报告:豆、粕先跌后涨 宽幅震荡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3-01-10

  一、大豆市场:

  2012年第51周(12.17-12.23),截至12月21日,黑龙江大豆收购价格4420-4640元/吨,与上周价格比持平。黑龙江集贤、友谊地区油厂大豆入厂价在4440-4410元/吨,与上周比小幅上涨30-40元/吨。

  4月船期南美大豆到我国CNF报价580美元/吨,较上周下跌了40美元/吨。1月船期美国大豆到我国CNF报价610美元/吨,较上周跌21美元/吨。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最新报784,较上周下跌了15。

  二、豆粕市场:

  2012年第51周(12.17-12.23),12月21日,国内沿海43%蛋白豆粕出厂价格集中于4020-4100元/吨,较上周比上涨了30-130元/吨。其中大连地区价格为4100元/吨,与上周比上涨了130元/吨;京津冀和山东地区价格集中于4000-4020元/吨,较上周比上涨了30-80元/吨;江苏和广东地区价格4020-4030元/吨,较上周比下跌了50-80元/吨。东北内陆地区43%蛋白豆粕价格集中于4150-4180元/吨,与上周比上涨了80-110元/吨。

  三、市场分析

  目前影响豆粕价格走势的主要原因如下:

  1.宏观经济短暂向好 支撑豆价回升

  上周以来,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表现坚挺,如欧美股市,中国股市上周五也强劲攀升,商品市场股指出现暴涨;经济指标上,美国的失业率下降趋势明显,非农数据喜人,全球第一、二大经济体的PMI指数数据有企稳向好迹象。

  2.中国取消大豆订单

  12月21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周四宣布,中国方面已经取消54万吨美国大豆采购订单,这也是这个世界最大油籽进口国至少1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订单取消行动。一方面可能中国转向采购价格更低的南美大豆,另外,前期因美国减产预期的影响而大量采购美国大豆,待产量确认后,从而取消南美大豆的采购。

  3.美豆出口高于往年

  截至11月底,美豆出口累计占比为44.80%,而上一年度仅为27.77%,表明国际市场需求依然旺盛。这样的出口进度是在南美大幅减产、美国连续两年产量下降的背景下取得的,因而尤为引人瞩目,且对CBOT市场大豆价格的反弹构成支撑。此外,南美大豆的播种面积、未来天气情况、最终产量、运力等是当前的现实问题。

  四、后市分析

  国际方面,进入四季度,占全球产量半数以上的北半球大豆集中上市,加之美国农业部(USDA)在供需报告中屡屡上调美豆单产预估值,季节性供应压力盖过了美国“56年最严重干旱”带来的天气升水。北半球炒作题材落下帷幕,市场将注意力转向正处于大豆播种期的南半球。

  国内方面,因油脂油料等农产品直接关乎民生问题,其价格波动更多会受到国家调控政策的波及。近年来,国家通过临储油籽收购抛售政策、“食用油限价令”措施平衡国内油脂油料供给与需求。2012年,为保证国内油脂油料供应、冲抵美豆减产带来的影响,国家延长了临储大豆抛售周期。截止到11月8日,累计抛售临储东北大豆286.195万吨、移库大豆79.867万吨,远高于往年。国储豆流入市场,对平抑豆类期价起到一定作用。

  后期主要关注美国大豆出口数量、国内到港大豆数量、国际整体经济态势、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南美大豆产区天气情况,关注月度供需报告及美元及原油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