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中国被美忽悠高价囤大豆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1-28  

  近年来,国内豆类市场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持续下降,而大豆进口量却频频升至历史峰值。随着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减少,曾经被称为“中国之牛”的大豆,现在对外依存度已超过80%,市场份额逐渐被以转基因大豆为首的美国大豆所占据。

  特别是今年大豆期价受持续干旱影响大涨,导致进口成本激增,国内油企再次陷入严重亏损的窘境。种植面积连年大幅减少,加工企业普遍开工率不足,农户手中大豆销售不畅等产业问题已引起了各方争议。

  话题一

  美数据“忽悠”中国豆企?

  为了制造价格上涨预期,国际投机者一直在寻找各种炒作素材,于是美国遭受天灾自然会被大肆渲染,但他们最期待的则是中国这样的主要粮食进口国大规模进口粮食。

  从今年年初开始,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美国大豆产量,原因是美国正在遭遇“50年不遇的大旱”。于是,国际粮价开始走高,特别是国际大豆、豆粕价涨幅巨大。中国企业也在价格高点的时候大肆采购。然而,就在中国企业高价采购大豆后,美国农业部却又调高了美国大豆产量的估值。

  这一逆转使得CBOT大豆价格自9月5日触及的纪录高位下滑超过20%,这对前期高位囤货的压榨企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在大豆市场上为何总是中国企业“受伤”?

  李国祥:国际粮价预期暴涨,虽然确实有美国旱灾的因素,但更多是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投机者和市场分析机构的炒作。据美国农业部评估,这场灾害虽面积较大,属50年一遇,但主产区受灾程度只是25年一遇的水平。以美国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为例,据6月份美国农业部估计,预测2012年至2013年度玉米产量3.8亿吨,比上年度增产19.7%,而7月份美国农业部预测产量为3.3亿吨,这一预测值比6月份虽下调近15个百分点,但仍比上年度增产4.9%。同样,7月份美国农业部将本年度大豆预测产量由增产调整为减产,但仅比上年度减产0.2%。可见,对农作物产量预测具有权威性的美国农业部只是调低增产预期,而不是预测干旱将带来明显减产。

  同时,美国今年进行粮食生产的耕地面积增加很多,耕作面积扩大会大大弥补因干旱导致的单产下降。因此,美国虽遭受较严重的干旱,今年的粮食生产能力并未减弱,与舆论所说的“美国粮食生产严重受影响”是有出入的。

  从目前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来看,灾害因素往往只是个由头,国际农产品的金融化趋势近年越来越明显,每当有类似由头时,都会出现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近期粮价上涨也是预期因素造成,而不是粮食歉收已成事实或必然趋势。为了制造价格上涨预期,国际投机者一直在寻找各种炒作素材,于是美国遭受天灾自然会被大肆渲染,但他们最期待的则是中国这样的主要粮食进口国大规模进口粮食。只要中印等国出手买粮,就将印证他们苦心营造的涨价预期,然后利用中国需求炒高粮价,赚取更大利益,甚至在国际场合指责中国因素引起全球粮食危机,唤起低收入缺粮国家对中国等国的不满。

  张琼:进口大豆价格波动给中国压榨企业、粮油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会造成国内油厂倒闭停工。美国农业部报告上半年不断地捧高美豆期价,导致很多油厂怕后期上涨,高价囤了很多大豆,进口大豆分销价高点曾经超过5000元/吨,但是到了第三季度,美国农业部报告又开始唱空美豆了,期价和现货价格同时迅猛下跌,现在港口进口大豆价格已经跌到了4300附近。现在国内市场需求清淡的情况下,中国在原料购买上被美国农业部忽悠了一把,很多油厂都被迫停工减产来应对困难了。从最近中国取消的10艘进口大豆船期就可以看到,中国企业这次被美国农业部被忽悠了。

  马文峰:国际大豆价格暴涨暴跌让中国企业做出错误判断,高位购买这实属企业对市场预期反应过度。国际粮食市场金融化程度较高,农产品现货市场往往与期货市场相连,豆价波动正是市场投机者愿意看到的,而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这种波动和预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与中国缺乏权威的有实力的第三方农业咨询机构,发布独立的全球性的农产品报告有关系,企业甚至是大型国有粮食企业由于缺少分支机构也无法清楚了解美国农产品的现状。

  话题二

  中国大豆产业还将萎缩?

  如果完全依赖进口,那么中国大豆价格只能跟随国际豆价波动,一点自我调节能力都没有。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2年全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将达到5750万吨左右,再创历史新高,较上年的5263万吨增长9.3%,近500万吨。

  另一方面,今年中国大豆产量仅为1280万吨,同比降幅超过10%。今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产量低于400万吨,产量比去年下降了30%。据农业部统计,今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仅为8682万亩,较去年下降13.8%。农业部近期预测显示,今年全国大豆消费量为7439万吨,较去年增加3%。

  张琼:农业部统计显示,今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8682万亩,较去年下降13.8%,这是国产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下降的第五年。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2年全年中国大豆进口量是575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年,中国大豆进口量是5263万吨,同比增长9.3%,增长预计有近500万吨。然而,这还是前一阵的预计。从近期中国取消了10艘进口大豆的船期来看,后期进口数据可能还会有所下调,但是数量不会太大。

  减产原因有三个:第一,进口低价大豆抢占市场。进口大豆较国产大豆相比,价格相对低廉,数量又多,而且中国对大豆的进口是开放的,油厂处于利润考虑,自然会优先考虑进口大豆。

  第二,种植大豆收益太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低。种植玉米如果按照正常价格卖出,每亩收益能达到80元至100元,但是同等条件下的大豆,可能收益只有10元至30元,如果赶上减产还要亏损,所以很多大豆地都被改种了玉米和小麦。第三,中国的油脂产业话语权很低,油厂除了“中字头”的几家企业之外,市场上最多的就是益海嘉里这种大型外资企业了,他们为了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一方面控制源头,在国内高价收购国产大豆,一方面用低价的进口大豆压榨豆油抢占油脂市场。中国的大豆这一条产业链,基本上是“全军覆没”的状态。

  李国祥:大豆减产更多的是由于今年玉米比价造成的。国产大豆作为非转基因产品,大部分用于食用,目前用于榨油的国产大豆估计只有300万至400万吨,而进口大豆全部用于榨油,进口大豆替代的只是用于榨油的部分国产大豆。目前东北产区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是大豆的3至4倍,收入相差近2倍,因此部分农民放弃大豆改种玉米。

  马文峰:如果放任不管,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或会继续萎缩,这是值得警惕的。如果完全依赖进口,那么中国大豆价格只能跟随国际豆价波动,一点自我调节能力都没有。中国已经明确国内大豆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大豆有非转基因、高蛋白食用大豆的优势。中国纯天然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达40%以上。

  不过,中国市场上非转基因、高蛋白食用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区分得不是很清楚,定价上也没有分门别类。在国外,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卖的是两种价格,美国非转基因大豆比转基因大豆价格要高出接近一倍,国际上一般要高出30%至50%,而中国市场却没有仔细区分,这样吃亏的是国产大豆。

  话题三

  收储能否救大豆产业?KhJ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根源性的原因之一是在国家收储政策的调整,这些对抑制价格的上涨、下跌产生了部分平抑作用。

  自2010年12月3日至2012年4月底,国家共进行34次临储移库大豆竞拍,累计近1030万吨,实际成交只有13.6万吨,成交率仅为1.3%。 2012年国家临储大豆收购已于11月16日正式启动,收储价格为4600元/吨,价格较2011年高15%。收储政策能否平抑大豆市场波动,为产业安全做保障呢?

  张琼:收储放储是农业部调节农产品价格的一个重要杠杆,在市场价过高的时候放储平抑价格,在市场价过低的时候实行保护价保护农户种植积极性。

  但对于大豆来说,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是效果已经不大了。1996年起,中国放开大豆市场,开始进口大豆,当年进口大豆111万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承诺,入世后实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取消对大豆、小麦、油菜籽、花生油的进口关税壁垒,国外大豆随之潮水般涌入中国,并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达2659万吨,占全球进口量的1/3。海关初步统计显示,根据船期及采购进度测算,预计2012年大豆进口总量将超过5700万吨。 80%以上的大豆都来自进口,20%怎么收怎么放,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而且目前农产品的“抗跌”属性正在下降,一方面这是由于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资金青睐投资的稳定性故而流入农产品领域的资金增加了,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在控制国内农产品价格上的话语权上,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马文峰:收储政策中,最低收购价已经保护了一部分农民的利益,只要有人认为价格可行,种豆有利可图,还是会有人种植大豆,这也是国产大豆虽然大幅萎缩但还未绝产的原因。不过,收储政策力度加大的空间很小,中国收储政策面对的是整个粮食体系,首先要保障口粮如小麦等的收储,而不是大豆。

  李国祥:国产大豆并没有完全追随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根源性的原因之一是在国家收储政策的调整,这些对抑制价格的上涨、下跌产生了部分平抑作用。从这一点看,国产大豆收储政策在制衡国际大豆价格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中国大豆产业目前对外依存度太高,如果国产大豆绝产,那么收储就无从收起,中国在大豆市场就没有自我调节价格的余地,因此降低对外依存度仍是必要的。

  另外,虽然不一定要增加收储政策的力度,但是对于收储价格应需更好规划。目前,大豆、玉米比价已经太大,如果能够制定一个收储价格,让大豆、玉米比价回归平衡,那么农民可能会自愿多种大豆。

  话题四

  如何破解大豆僵局?

  中国大豆的总体竞争力较弱,要改变这样的情况,不仅需要完善市场体系,更要突出自身产品的优势。

  国内大豆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定价权的加速流失正日益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不能承受之重。那么,中国企业是不是使用国产大豆就可以了?但现实是,中国食用油企业根本离不开美国大豆。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中国国产大豆的产量逐年下降,从2010-2011市场年度的1510万吨降至2011-2012年度的1448万吨,2012/2013年度预计进一步减至1260万吨。谁来拯救中国大豆产业?

  张琼: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改良国产大豆的品种,增加国产大豆品种的防病能力,提高单产和收益,才能提升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其次,要提高国内大豆产业的自主判断。

  力,防止被美国农业部报告忽悠。另外,大豆下游油脂行业企业应该利用期货工具,做好现期套保,规避风险。最后,国家应该对国产大豆实行政策性倾斜和保护。

  李国祥:扩种大豆并不现实。中国农业深受资源限制,中国在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粮食安全方针的前提下,确实拿不出更多的土地来种值大豆。在农业资源刚性约束背景下,若为了增加国内大豆产量,就需要减少谷物生产为大豆腾出耕地。这样就有可能会形成谷物供需缺口,而不得不转向从国际市场进口谷物,这样会使粮食安全问题更为严重。但放任大豆耕种面积继续减少,产业继续萎缩也不行。今年之所以主产区大豆面积大幅度下滑、产量剧减,主要是玉米大豆种植的比较收益差距扩大而致,我们需要考虑不同粮油品种的比价关系与补贴政策平衡问题,将比价拉回来,让农民有重新种植的兴趣。

  马文峰:中国大豆的总体竞争力较弱,要改变这样的情况,不仅需要完善市场体系,更要突出自身产品的优势,改变大豆产品的定位,即将其从榨油产品回归到食用产品本身。当然,这需要更多的经济利益上的牺牲。

  此外,企业第一步是进入市场,第二步就是“走出去”,坚持进入国际市场,感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在获得了经验之后,就不会再以高价购买进口大豆、玉米等产品。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