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基因大豆饱受批判、非转基因大豆屡招肯定之际,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却被美国大豆牵着“牛鼻子”走,但追涨步伐步履蹒跚,跟跌脚步却任“人”宰割。同时,国产大豆也陷入到“质量高、价格低”的漩涡之中,量价反差已令国产大豆黯然迷失。
看“他人”起伏
自2002年中国大量进口大豆以来,国产大豆价格便逐渐失去定价权而“受制”于外,这其中美国农业部(USDA)似乎是“导演”价格波动的幕后推手。
不管是循序渐进式的供需报告,还是波澜起伏的种植意向、季末库存报告,都成为行情起伏的关键性因素。以本轮供应端吃紧引发的牛市行情为例,惊心动魄的上涨“归功”于不利天气的惊扰,而美国农业部对大豆产量前景的预判则令价格渐行渐远。
但是,外盘上涨直接导致国内买盘价格成本抬升,“水涨船高”的无奈导致东北地区许多油厂被迫停产。
CBOT豆价的拉涨在美国卖家赚得盆满钵满之际,却是中国买家压榨利润继续遭遇挤压的阵痛。而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国际转基因大豆价格却较国内非转基因大豆浮高一等,量、价相匹配的原则俨然遭到扭曲。
无奈的“沉默”
近年来,尽管国产豆价看USDA脸色起伏,但也听命于“内”,政策的调控压力、国储大豆抛售压力令价格被动沉默。据了解,在CBOT大豆期价强势拉涨或大幅下挫过程中,国产豆价跟涨步伐犹如“蜻蜓点水”、跟跌进度却任“人”宰割,导致国产大豆的品质优势在价格中无法寻觅。
宝城期货监测显示,在本轮国际豆价疯涨的结构中,国产大豆价格似乎较为“淡定”。自去年2月底以来,国内大豆均价(包括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基本维持在3900~4100元/吨之间,这与国际豆价节节攀升之势相差甚远。国产大豆“内涵”更高却没能得到价格的正面响应,被低估的国产大豆价值时代仍在继续。
实际上,“质优价廉”的非理性待遇导致东北大豆几近沦陷,而在种植优势缺失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将进一步下滑。从生产、加工,到企业、政策,国内的整体氛围已经成为国产大豆黯然迷失的“帮凶”,守候的阵营早已显得溃不成军。
解脱的“宿命”
本质而言,国产大豆的沦陷在于国内植物油对外依存度过高。据了解,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为40%左右,约有60%以上的需求依赖进口,而在油料进口方面,大豆进口量又首当其冲。
可以断定,在未来10年乃至20年,受土地资源和单产提升限制,国产大豆终将难以“翻身”,但国内植物油供给安全问题却绝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多油并举措施可能正是解决之道,“小油品、大作为”的时代料将会到来。届时,如果非转基因大豆价值能够得以深挖,国产大豆将有望迎来冬季里的“春色”,在国际市场中定价的“较真”资本才可能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