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外盘基金净多单持续减少,内盘投机资金空单持有量增加,说明市场对后市不乐观。
国内豆油现货价格波幅较小,整体较为稳定,中间环节参与积极性不高,在传统“双节”需求旺季,仍呈旺季不旺特点,豆油库存仍向油厂集中。主要原因是期货市场方向不明,国内外央行虽然给出货币政策调控由紧向松转变信号,但并无后续较有力度政策出台,且市场利空因素仍未消化殆尽,市场参与者多较谨慎。
在节前刚性需求和市场交投谨慎的共同作用下,预计未来两周国内一级豆油现货价格仍将在8600~9100元/吨之间震荡,除节前小包装备货这一刚性需求外,市场仍多观望,继续呈旺季不旺状态,现货市场仍以观望为主。
一是12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达520万吨,监测显示,明年1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到港大豆成本明显下降,且按当前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计算,油厂压榨利润仍为负值,这将使进口大豆需求受抑,而使进口大豆港口库存环比上升。
二是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在未来几个月环比快速下降,跌到3600元/吨附近,原料成本对国内豆油价格的支撑作用也将下降。
三是美国大豆出口进度缓于历史同期水平,南美大豆播种进展顺利,天气状况有利于大豆出苗和早期生长,全球豆类市场总体呈现偏空状况。
四是欧债危机、美债危机阴云持续笼罩,全球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系统风险仍随时可能爆发并造成包括豆类商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动荡。
五是虽然市场处于节前小包装油备货高峰期,刚性需求有利于消化油厂库存,但是贸易商多观望,中间环节需求难以放大,不支持国内豆油现货价格持续向上或行情反转。
国内菜油现货价格大体稳定,两湖、安徽及江苏等地四级菜油实际成交价多在9600~9800元/吨,西南、西北地区多在9800~10000元/吨。在进口菜籽所压榨的菜油冲击下,国内菜油压榨企业多信心不足,看淡后市。
目前距离春节假期仅40天左右,在进口油菜籽的冲击下,需方观望情绪浓厚,产区出货依然清淡,在非产区菜油流向产区的过程中,国内主产区菜油实际成交价格将集中在9500~9850元/吨之间弱势震荡。一是由于最近两年沿海非油菜籽主产区大量建设或改建菜籽压榨厂,菜籽压榨能力快速提高,而当地几乎不吃菜油;二是据海关统计,四季度进口油菜籽达65万吨,占全年进口量的50%以上,且进口成本环比大幅下降,后期与国产菜油成本比、具有较大竞价优势的进口菜籽压榨的菜油将大量上市,并从沿海非主产区流向国内菜油的主要消费地---菜油主产区。
国内菜籽收购价格稳定,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数油厂已经停收,市场有价无市,江苏、安徽及云南等地价格区间在2.1~2.3元/斤,内蒙古、青海秋收油菜籽价格区间在2.3~2.4元/斤,均与上周持平。主要是国内菜油、菜粕行情萎靡,且产区货源不足,令油厂收购力度难以提升,除四川仍有部分企业零星收购外,多数企业已停收。预计在进口油菜籽到港数量持续上升及国内菜油、菜粕价格持续萎靡的共同作用下,未来几周国产菜籽收购价格将继续呈有价无市状态运行。
国内棕榈油需求并未因“双节”将临而好转,终端用户采购积极性较低,市场交投低迷。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集中于7600~7750元/吨,沿海港口棕榈油价格基本趋于一致。
预计年底前,国内棕榈油现货市场仍将保持在低位7500~7850元/吨之间震荡徘徊,市场需求十分有限,国内市场将继续弱于国际市场。
利空因素:一是虽然11~12份进口棕榈油到货量为100万吨,同比减少19万吨,但因需求下降,当前棕榈油港口库存仍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国内棕榈油供应充足,抑制价格向上;二是虽然目前现货豆油与棕榈油价差处于1100~1250元/吨的历史高位区间,但国内气温降低范围逐渐南扩,国内棕榈油需求受限;三是宏观风险仍在,中间环节多观望,国内棕榈油难以一枝独秀。
利多因素:一是目前马来西亚棕榈油到我国中部港口的完税成本约为8880元/吨,较上周上涨150元/吨,棕榈油进口成本与港口分销价进一步倒挂,创历史新高,对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二是棕榈油主产国进入季节性低产期,棕榈油月度产量连续两个月下降,库存呈降低态势,马盘棕榈油期价有再次向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