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豫皖大豆购销上演“拉锯战”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12-02  
     11月中旬至月末,河南、安徽黄豆产区购销陷入僵局,收购商攀价、追涨情绪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明显低落,目前产地收购已出现冲高回落局面。但价格回调过低将引发豆农惜售,而维持高价位收购已使部分收购商难以支撑,一场“拉锯战”正在上演。

    收购价格明显受挫

    截至发稿,河南永城市黄豆平均收购价4360元/吨,漯河4280元/吨,周口4300元/吨,南阳4280元/吨,仍保持涨价高峰时的收购价,收购量较少,车板报价的利润空间几乎为零,成交量甚少。安徽太和收购价4340元/吨,下跌80元/吨;亳州市的涡阳县闸北、高炉镇跌幅最大,分别由最高时的4500元/吨、4540元/吨下跌到目前的4360元/吨,分别下降140元/吨、180元/吨;淮北的百善镇由4480元/吨回调到4440元/吨,下跌40元/吨;宿州的时村镇、大店镇也由4400元/吨回调到4340元/吨。

    综观各地收购价格,在上涨阶段追价越快、越猛的产区,目前下跌的速度越快、降幅越大,现行的收购价与成交的车板价减去各项费用后,利润微乎其微,且交易量仍处弱势。

    11月28日上海铁路局百路物流有限公司的信息显示,安徽涡阳和百善两个站点从11月15日起黄豆的承运量明显降低,下半月的发货量仅128车(其中含已报计划待装6车),而上半月发货总量310多车,其他地区承运站点降幅也特别明显。

    产销两地维价艰难

    11月上中旬,南方销区市场和山东等周边的蛋白加工企业对河南、安徽大豆的采购意向浓厚,其原因是豫皖大豆与东北大豆存在明显的利差。产区囤货商的出现,在很短时间内将价格拉高,切断了企业的采购意向,使“流向”变得狭窄。

    蛋白企业的采购量也因此受挫,11月20日后部分企业由于采购偏晚,仍有需求,进厂价格在4560元/吨,而且要含税票,这样一来,除去各项费用,利差甚微。部分收购商在市场没有销路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收购质量,被迫转向加工企业销售。

    由于部分收购商在涨价时跟涨太快,均价偏高,低卖亏钱,高卖市场很难接受,经纪人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改变了收购品种。目前大豆收购量明显降低,产区出现难买、难卖的状况,很多商户认为后期仍有回调空间,开始压库观望。

    南方销区市场销售量锐减,豫皖黄豆价格也开始回调。广西南宁市场批发价由最高时的4800元/吨降至4740元/吨,湖南怀化由4760元/吨降至4720元/吨,广东东莞常平农产品批发市场也由4780元/吨降到4740元/吨,江西赣州由4760元/吨降到4700元/吨。

    市场批发商由于进货的时差和产地的不同,价格各有千秋,高进低卖现象也开始显现。目前,产地的到货价加上各项费用,几乎与现行的卖价持平,因此,各地批发市场也出现了“两难”局面。

    后市仍有上升空间

    依照今年豫皖大豆产区的总产,据调查,已流向不同渠道的占总产一半以上,可供市场销售的食用大豆库存总量,满足到明年新豆上市前的供应已明显不足,这是很多商家期待涨价的主因。

    据调查,目前,南方销区豫皖大豆的弱势行情仍将延续。一是蔬菜和肉蛋禽价格平稳,供应充足,豆制品销售不景气;二是很多豆制品加工作坊(特别是腐竹加工)在这次全国性的“打击整治”过程中被捣毁,添加剂的严控缩小了这些“黑作坊”的生存空间,广东、湖南、广西、浙江等省区有60%的不合格加工作坊被取缔,因此,大豆销量也随之减少;三是很多经销商要在年末归还贷款,压低库存是12月份的关键。

    从产区情况分析,总量明显不足是价格待涨的主因,但涨幅不会很明显,此前的下降只是冲高回落的正常规律。近期各种媒体对“地沟油”的曝光,让产区不少豆农对各种色拉油产生了惧怕心理,促使部分豆农“自产自销”加工豆油。

    安徽利辛县境内几乎80%的豆农基本不买成品油,都在作坊加工。其他产区豆农也开始自留,这在往年是很少见的现象,豆量的隐形分流让食用油市场更不乐观,产区流向市场的总量在不同程度上缩减。

    豫皖产区的商户和豆农在岁末无还贷压力,加上外出的务工人员均是家庭主要成员,卖豆的决定权多在这些人手中,留守人员只起看家护院的作用,是近期收购量减少的原因,涨跌实际上对持豆农户来说已司空见惯了。

    综合市场和产区情况,豫皖豆市在12月中旬仍会持续低潮,但后市不乏温和上涨的空间,在外因和内因重叠发生时,可能会有100元/吨左右的涨幅。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