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减赤超级委员会宣布两党减赤谈判失败,引发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但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更甚美债,欧元区11月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令投资者对欧元区经济的恶化产生忧虑,避险资金再次涌向美元资产,美元指数飙升也加重了大宗商品的普跌之势。
油脂引领国内市场普跌
10月以来独立于整个商品走势的原油,在上周冲高回落后,本周震荡下滑,表现较为抗跌。截至周五收盘,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6.77美元,跌幅为0.66%。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06.40美元,跌幅为1.08%。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同步下跌。汇丰公布的11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创32个月新低,显示制造业已经出现衰退迹象。其中,油脂类以逾5%的跌幅领跌整个商品市场。具体品种来看:
豆油、棕榈油、菜子油分别下跌5.84%、5.55%和5.31%。一方面外盘豆油、棕榈油价格加速下滑带动国内油脂随之跳水,另一方面,国内港口大豆、棕榈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打压油脂价格。
棉花全周跌幅最小
玉米、小麦、早籼稻等谷物分别下跌2%、4.96%和3.59%,如此大的跌幅较为罕见。有分析认为,近期肉禽价格持续下滑,加大饲料原料玉米、小麦价格的下行压力,且小麦作为面粉加工的原料需求近期也不景气。
棉花期货成为农产品跌幅最小的品种,全周仅跌0.29%。中储棉近日首次透露不限量收储的准备库容提振棉价,称已准备仓容计划量达410万吨,占全年预计产量的55%,并再次强调固定价格敞开不限量收储。
钢材受累建材供需疲软继续下跌
有色金属方面,沪铜主力合约以3.53%的跌幅领跌有色板块。国内的有色行业景气下行,需求持续萎缩,汇丰公布制造业放缓的数据使得有色市场雪上加霜。
钢材方面,沪螺纹钢全周下跌2.62%。钢坯价格下调、全国房价下跌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及冬季终端需求的萎缩打击市场信心。目前宏观环境多变,钢价暂时还不具备持续上行的条件。
能源化工方面,甲醇期货连创上市以来新低,周跌幅达4%,该品种供过于求使其弱势难改。三大产胶国并没有提出有效的遏制橡胶价格下跌的措施,令市场失望,天然橡胶回吐了上周的涨幅,下跌3.42%。
目前,欧债危机没有好转的迹象,各板块都缺少利好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后市大宗商品将保持弱势整理或阴跌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