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季节性高点难现
11月9日晚,USDA公布了本月月度供需报告,整体上看,代表供需格局的结转库存明显高于市场预计以及去年同期,对美豆形成压力。具体来看,本月报告预测美豆产量为30.46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减少1400万蒲式耳。预测大豆亩产为每英亩41.3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减少0.2蒲式耳。由于截至10月份的出口销售进度缓慢,美豆出口量下调至13.25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减少5000万蒲式耳。美豆年终库存量上调至1.95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增加3500万蒲式耳。受此报告影响,美豆连续两个交易日跌穿1200美分走出明显回落走势。
美豆出口乏力
从本年美国的出口数据来看,表现明显乏力。2011/2012年度美国周出口量和累计出口量均不及去年同期水平,暗示全球大豆需求量仍存在下调可能,需求不振是打压大豆价格的主要利空。10月初以来,中国对美豆的采购量下滑超过30%,后期中国采购能否完成赶超去年难度较大。虽然近期传闻中国采购美豆增加,但这需要持续性采购来完成数量上的缺口。加上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买家普遍持观望心态。
南美大豆播种顺利
随着中美两国收割逐步完成,北半球的产量数据基本上尘埃落定,后期难有大的改变,因此供需面上关注的重心一方面转向美豆出口,另一方面转向南美。据了解,巴西今年大豆作物种植远提前于播种计划,且已完成过半。整体上来看,目前南美种植情况良好,短期南美种植以及天气状况难以对盘面产生支撑,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将美豆带出底部振荡区间。
国储收购成救命稻草
近日,国产大豆收储政策成为大豆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市场普遍预期国产大豆收购价为2.02元/斤。这个价格基本和当前市场收购价格相当,并无太多吸引力,农户惜售观望情绪浓厚。
2010年大豆收储价格停留在3800元/吨的收储水平,与2008年公布的收储价3700元/吨相比微幅提高,而由于受种植成本上升影响,东北豆农生产费用较2010年普遍提高20%左右,农民普遍有较高的售价预期。东北豆农普遍希望大豆价格能够达到2元/斤以上,显然3800元/吨的收储价格已不能满足其期望。
市场预计来看,虽然2011年大豆收储政策尚不明晰,但油菜籽收储价格同比增长高达17.9%,早籼稻收储价格同比增长9.7%,其他粮食最低收储价格也普遍提升。市场普遍对大豆收储价格期待较高,业界保守估计,大豆收储价格为2.00—2.05元/斤,收储价格一经敲定,则意味着目前连豆主力合约在4200—4250元/吨价格区间难有大幅下跌空间。
整体看,虽然国储价格能够起到止跌作用,但由于难以改变国内豆类市场整体供需格局,因此不可能刺激盘面走出规模性上涨行情,但是期价一旦碰到收储成本附近,其支撑盘面走出偏强振荡走势仍可期待。
区间内逢低买入
整体来看,不管是连豆还是美豆都缺乏支撑其走出单边上涨行情的题材,最近美元指数的持续走高更不利于美豆出口,在南美题材真正发酵之前,美豆可能在1150—1300美分进行振荡,运行的重心将比上半年的1300—1400美分有明显的下移。
连豆方面,一方面受到种植成本以及收储价格的支撑,另一方面则受到美豆拖累,短期来看主力1209合约振荡区间可能在4330—4500点左右,后市在4350点以下保持逢低买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