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10日收低,下滑至1个月低点,因担忧出口需求放缓和南美作物形势良好。分析师表示,因巴西生长季节开局几乎完美,美国可能面临较往常更大的出口竞争压力。尽管周度出口销售稳健,但大豆销量远低于上年的水平,这不支持高价。此外,有关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亦令交易商保持谨慎。
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截至11月3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量为604,000吨,接近预测区间300,000吨至700,000吨的高端,其中对中国的销量达为334,700吨。美国农业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大豆产量将达到30.46亿美元蒲式耳(8,290万吨),低于10月预测的30.6亿蒲式耳及去年同期的33.29亿蒲式耳。
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压力较大,年初以来港口大豆库存一直徘徊在650万吨左右,明显高于前几年的平均水平;另外远期进口大豆成本较低,根据跟踪的数据显示,明年一季度南美进口大豆成本预计在3900元/吨以下,这将逐渐降低当前港口的库存成本,对现货价格形成压制作用。在低成本进口大豆原料影响下,后期销区豆粕、豆油价格很难有明显涨幅。
目前国内东北大豆已经收割完毕,但大豆购销陷入僵局。由于对价格高涨预期,农民普遍存在惜售的心态,企业收购困难,这种僵局使贸易商和压榨厂收购积极性下降,纷纷停止了收购,等待价格下跌。目前国内豆类库存依旧处于高位,下游养殖业需求对豆粕市场压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