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短期难解
欧盟主席巴罗佐10月13日提出了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路线图”,此外斯洛伐克两大党就efsf调整计划达成一致。表面看来,欧洲各国均致力于债务危机的解决,乐观情绪再次充斥市场。但欧债危机归根结底在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离,欧元区财政和货币结构统一才能最终解决债务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欧元区尚不具备大统一的条件。德、法的种种救市手段或许能缓解欧债危机,但却无益于危机的解决。而欧债危机的持续性存在,一方面使得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另一方面为美元走强提供支撑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市场的担忧情绪短期难以消散,再加上美元上涨对大宗商品的压制,商品的反弹之路能走多远值得商榷。
大豆种植成本上升
北半球大豆收割已进入尾声,产量也将尘埃落定。在美国农业部10月份供需报告中,美豆产量再遭下调,总产预估为30.6亿蒲,较上一年度减少2.69亿蒲,减幅8%;大豆期末库存也由2.15亿蒲,下调至1.65亿蒲;库存消费比降至5%,预示新一年度美豆将面临供需紧平衡。
在美豆减产预期下,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依然保持稳定,并没有跟随期货盘面走低。当前张家港大豆分销价格在4200元/吨左右,按照此价格计算,则进口大豆压榨成本约为9500元/吨。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也出现减少,本年度产量减幅约达20—30%,农民表现出较强的惜售心理。此外由于种子、化肥等价格上涨,今年大豆种植成本较去年明显增加。大豆平均种植成本约为8000元/公顷,按照单产4000斤/公顷计算,则种植成本达到2元/斤。高成本及惜售心理下,本年度国产大豆收购价格预计在2.1元/斤,那么国产豆油的压榨成本约在9400—9600元/吨,也就是说,在此价值区间内,豆油有较强成本支撑。
终端市场需求疲软
自去年11月份实施小包装油限价令以来,油厂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令中小油厂融资困难,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再加上终端需求的疲软,使得油厂缺乏对原料的承接能力,采购热情不高致使大豆港口库存自年初以来始终维持在600万吨的高位。新豆集中上市及港口大豆库存高企,使得短期内大豆供应充足。油厂下游需求不旺,而上游原料供应充足,豆油价格上涨幅度受限。
从技术图上看,豆油主力合约破位下跌后,止跌于9000元/吨一线,鉴于成本支撑,期价继续下探的空间不大。而进入四季度后,年尾需求炒作下,豆油或有一波反弹行情,但反弹空间料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