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不宜再追空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9-29  
     9月下旬以来,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下,国内外大豆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将前期涨幅悉数跌回,并向下突破前10个月低点。目前来看,在自身供需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在世界各国对欧债危机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二次衰退的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的情况下,包括大豆在内的大宗商品出现2008年那样跌势的可能性不大。在恐慌性抛盘后,再度追空风险较大。

    系统风险下大豆难独善其身

    在自身供需面利多刺激下,大豆期货在8月底向上突破了前期高点压力,技术上上涨趋势完美。但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对商品的影响是决定性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回暖,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而近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则使得市场出现极大恐慌,从而造成黄金、白银等贵金属、铜、原油等出现暴跌,而美元指数在避险情绪增重下出现高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农产品自然也难以幸免,出现恐慌性破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2008金融危机再现机率小

    但目前的欧债危机会不会演变成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然后导致商品出现雪崩式下跌呢?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大。的确,2008年后,各国政府的努力并没有使经济彻底走好,但至少没有更坏,2008年的金融危机足以给各国政府足够的教训和经验,怎样避免再度出现危机,并控制出现严重后果成了摆在各国政治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来说。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下周可能讨论恢复购买担保债券事宜以及其他措施,拟向欧洲银行业注入流动性,这项计划将向市场提供多达2万亿欧元流动性,在此消息提振下,全球股市出现明显反弹。

     大豆基本面依然偏多

    而大豆自身供需面依旧维持偏多状态。美国农业部在7月份农作物供需报告中意外调减了今年美国的大豆播种面积以及单产,为美国2011/2012年的大豆供需定下了偏紧的基调,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的报告中又调高了产量,但幅度明显较小,没有改变供需偏紧的状况。而从大豆生长情况上看,美国大豆产量仍存在下调的可能,据美国农业部监测,截止到9月18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53%,低于上周的56%和去年同期的63%。

    而国内的大豆生产更不容乐观。在我国大豆主产区东北地区,由于大豆种植效益低,原先播种大豆的地块被玉米、水稻挤占,大豆播种面积逐年下降。而今年的大豆生长也不尽如人意。据目前在大豆主产区的考察团消息,由于关键生长阶段雨水不足,大多地区大豆单产比上年有所下降。目前国产新大豆已经逐渐收获上市,价格在2.00—2.05元/斤。由于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农民惜售心理严重。市场在等待国家对大豆的收储政策的公布,鉴于2008年的收购价格为1.85元/斤,2009年为1.87元/斤,2010年为1.9元/斤,今年的收储价格应该上调,而参考小麦、稻谷等农产品,市场期望收储价在2元/斤以上。而一旦公布这样的收储价,将有效封杀大豆的下跌空间,甚至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中国敞开收储提振全球豆价的局面。

    技术上看,外盘大豆连续日k线图在3月15日低点获得短暂支撑,如果破位,或许仍有下跌空间。但这种由恐慌情绪主导的暴跌一旦因基本面出现利好而转向,其力度也不可小觑。在已经下跌了较大幅度后,操作上不宜盲目追空,采取观望或者等待做多信号出现买进为佳。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