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工压榨 » 正文

限价令到期 食用油价涨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9-27  
     平静了大半年的食用油市场不再平静。7月起至今,武汉乃至全国的食用油全面涨价,涨幅普遍在5%-10%之间。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东西。国庆节临近,传统消费旺季即将到来,食用油产销企业在这个时候开始涨价是“蓄谋已久”,还是另有他因?

    5升油每桶涨5元左右

    武昌黄鹂路有两家做粮油生意的店,其中一家由老方经营。老方的门店里,以“金龙鱼”油为主,另有本土品牌“中昌”和其他几个杂牌油。

    桶装油厂家均是送货上门。老方22日介绍,8月,“金龙鱼”油通知涨价,涨幅5%-10%。以大豆油为例,每箱(4桶5升装,下同)从218元涨至238元,平均每桶涨价5元。“金龙鱼油涨价之后,其他品牌随之跟涨。”他说。

    菜市场油价上涨,超市油价不例外。据徐东沃尔玛超市“金龙鱼”油的导购员小罗介绍,今年7月,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的零售价62.5元/桶(5升装,下同);8月起,价格涨至66.8元,涨幅6.88%。“金龙鱼油大多数产品的涨幅都在10元以内,部分主打高端市场的茶籽油涨了30多元。”她说。

    白沙洲大市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粮油集散中心之一,这里的散装油和小包装食用油销往武汉市及咸宁、黄石等地。记者近日走访了该批发市场了解到,8月,该市场食用油批发价有5%-10%左右的涨幅。以桶装调和油为例,原来售价为232元/箱,调价后为248元左右/箱,每箱约涨价16元,涨幅6.9%。

    武汉市物价局在近期月度报告中称,今年8月,武汉食用油价格结束了近半年的高位稳定运行态势,整体上涨。受”鲁花”及“金龙鱼”牌食用油价格调整的影响,食用油市场显现上涨迹象。散装食用油每吨涨幅在200-300元之间,桶装食用油涨幅为5%-10%——5升装瓶装油每桶涨5元左右。

    油价上涨系“补涨”

    由于国内食用油压榨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因此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比较明显。

    去年12月初,国家发改委曾“约谈”中粮集团(“福临门”的生产厂家)、益海嘉里(“金龙鱼”的生产厂家)、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四家小包装食用油企业,要求4个月内,各指定企业小包装食用油出厂价格、重点市场批发价格和直供超市零售价格均不得上调。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驳回了有关小包装油涨价的申请,并明确要求两家大型油企在未来两个月内不得上调小包装油价格。

    今年7月“限价令”刚刚到期,鲁花集团即率先在全国公开宣布旗下花生油涨价5%。继“鲁花”之后,金龙鱼、福临门等大小品牌纷纷宣布上调油价格,涨幅5%-10%。

    为缓解成本上升压力,几乎每家企业都给出类似的涨价理由。“去年,国内每吨毛豆油的价格为七八千元,今年每吨价格基本上都在万元以上,同比涨幅超过25%。除原材料上涨之外,企业还面临人工成本上涨、物流运输成本上升等方面压力。”23日,“中昌”有关人士说。“去年7月以来,国内物价上涨较快。相对于其他食品,国内食用油价格的涨幅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国家比较严格的管制。此轮食用油涨价更多的是限价令到期后市场规律的正常反应,具有补涨特征。”正略钧策管理顾问公司合伙人陈庚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说。

    品牌油企为最大赢家

    今年7月食用油价格上涨之前,如果用进口毛豆油精炼,小包装大豆油的成本每吨约为1.08万元,而受限价等因素影响,山东精炼豆油的价格每吨约9800元,江苏张家港精炼豆油每吨约1万元,加工企业每吨亏损800—1000元。

    卓创资讯分析师信玉民说,加工企业订购大豆的时点不同,有的在价格较低时订购了大量大豆,这些企业成本相对较低,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一定利润,但是总体来看,理论上今年上半年加工企业加工进口大豆出现亏损是有可能的,今年4月前后,一些地区大豆压榨企业的开工率低至40%左右,如果有利润,则开工率不会如此之低。

    国家发改委去年要求食用油企业推迟涨价后,在今年1月就曾定向销售第一批国家临时存储粮油。其中,中粮、益海嘉里各获得22万吨菜籽油,中纺拿到1万吨菜籽油,三河汇福粮油获得大豆19万吨,九三粮油获得大豆14.5万吨。

    “大型油企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可以让其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最苦的莫过于中小油企,没有任何政策支持。”“中昌”有关人士说,大企业不涨价,中小企业想涨也涨不起来。此轮涨价之前,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行业内企业“赚钱的不多”。去年,在汉多年的一家外资油脂企业“华泰”因经营不善而关门歇业。

    “不管涨价与否,我们每桶油只赚2元左右。”老方说,以前食用油价格低的时候,他平均拿四五十元购进一桶,就能赚2元钱。如今涨价之后,需拿六十元左右购进一桶,才能赚2元钱。两相比较,如今赚钱更难。

    “涨价背后的最大受益者,不是农民,也不是经销商。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品牌厂家,他们在产业链当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陈庚分析,食用油既受到国内需求与供给等直接因素影响,还受到国际原料供应、期货价格、汇率等诸多因素影响,从长期来看不好判断;从中短期来说,小幅上涨可能还是主基调,这对食用油企业总体上是利好。

    武汉大学教授、博导吴先明表示,在某种意义上讲,食用油市场是一个全球化市场,竞争相对充分。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会因采购能力、管理能力强等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优势企业。“此轮食用油上涨总体上属于成本推动型。尤其是那些优势企业,将从行业涨价中获得一定利润。”他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