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豆加速下滑,国内豆价整体稳中偏弱,国产新豆逐渐上市。
一、 国内市场
1. 国产大豆。本周期价大豆加速下滑,国内新豆逐渐上市,截止到周五,东北及内蒙古新季大豆收割完成45%左右,因收割面积小,产量降幅相对较大及种植成本及人工费用上涨,新豆普遍高开,其中油厂挂牌收购新豆的价格在3940-4000元/吨,因农户忙于秋收及惜售,实际成交量小。部分油厂仍在采购08年的国储大豆,利用其开工生产。粮点过4.0筛的清选大豆的收购价格普在4100元/吨,低的在4060元/吨左右,个别高的在4240元/吨,商品毛粮收购价格在4000元/吨左右,芽豆毛粮在4400-4600元/吨,大豆水分普在14-15%,贸易商普遍看好大豆后市,部分囤积待涨。安徽,河南部分地区新豆上市,其中水分在17%左右的上车价格在4200元/吨左右,最好的上车价格在4400元/吨,而水分偏大的18-19%左右的,对外上车价格在4000元/吨,湖北新豆的上车价格在4500-4600元/吨,水分在15%左右。
2. 港口大豆。本周美豆加速下滑,豆油,豆粕行情走软,油厂压榨利润亏损,对大豆需求降低,进口大豆理论到港成本也跟随下降,而港口贸易商因成本支持及国产大豆产量下降幅大,需求预期较好,而挺价心理较强,使得港口分销豆跌幅相对较小,港口分销豆报价下降30-80元/吨,期价持续下跌,市场恐慌心理严重,观望严重,市场成交小,截止到目前,山东港口阿根廷豆一级贸易商报价在4160-4180元/吨。
二、国际市场
1.报告。美国农业部(USDA)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000.7万蒲式耳,前一周修正后为1195.8万蒲式耳,初值为1175.7万蒲式耳。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周度出口销售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15日的一周里,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数量为40.44万吨,这也使得2011/12年度迄今为止的出口销售总量占到了全年出口预期总量的39.6%,相比之下,五年平均进度为36.4%。
2.市场概况。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截至9月18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53%,之前一周为56%,去年同期为63%。美国大豆落叶率为33%,之前一周为15%,去年同期为56%,五年均值为47%。因周四迎来降水,巴西早熟大豆开始播种,而且市场预计10月初将再次迎来降水,通常巴西大豆9月15日前后开始播种。因大豆面积增加,印度大豆产量可能增加到1050万吨左右。
三、期货市场
美豆因受到宏观系统性风险的打压,持续下滑,且跌势加大,截止到目前,美豆跌破年内低点,因全球经济前景黯淡,金融市场仍不稳定,目前主导市场的是宏观经济面,美豆短期内依然偏弱,短期关注在1250一线的支持力度,不排除继续下行的风险。连豆跟随美豆下跌,截止到目前,盘中一段下探到4277一线,出年内新低,关注连豆能否在4300一线附近止跌,不排除继续下行的风险。
四、油粕市场
本周,期货跌破阶段震荡区间下沿,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引发资金全面抛售,现货一豆每吨跌224元,截止周五纷纷破万,短期宏观系统风险主导盘面,预计豆油仍继续下寻支撑,国庆长假临近,下周现货备货热情将消退,月底美农业部公布季度库存报告,关注其炒作及宏观面进一步动态,本周,内外期价延续跌势,因美刺激新政令人失望,穆迪下调欧美多家银行评级,基本面又缺乏足够利多,豆粕现货随盘面下跌,成交转为清淡,因节前补货热潮已过,且盘面跌势凌厉,市场采购热情消退,宏观系统性风险加剧,利空效应或仍将延续,建议耐心等待盘面转机,短线观望为主。
五、后市分析
下周美豆可能在1250美分附近受到支持,空头回补可能导致美豆略偏强,国内新豆逐渐上市,尽管上市量逐渐加大,但总的大豆产量降幅较大,及农户惜售,收购困难,支持豆价,预计豆价基本稳定,而港口因市场信心尚未恢复,成交缓慢,豆价维稳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下周国内大豆价格大体稳定,购销依旧低迷。下周关注季度库存报告,宏观经济,原油及美元走势,美豆收割情况及南美大豆种植情况。产区油厂收购大豆价格集中在3840-4000元/吨,粮点清粮收购价格集中在4040-4240元/吨,销售区食品豆销售价格在4350-4750元/吨,港口分销豆成交价格在4270-437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