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踪迹难觅
考察团在从鹤岗赶往富锦的途中,一路鲜见豆田踪迹,在鹤岗与宝泉岭交汇处,才发现隶属宝泉岭管局的一片豆田。该片豆田目测超过两百亩,采用大陇密植技术,虽有轻微“大刀片”和病虫害,但总体长势良好。记者随机选择几株进行查看,豆荚排数一般在12排左右,每株平均45个豆荚左右,株高98CM左右,分岔不多,估算产量约在260斤/亩,超过往年250斤/亩的平均水平。而在西川农场的农业部大豆万亩高产示范片,主要种植品种为合丰55、垦丰16和垦丰17,亩产将达225公斤。
贸易商检修设备准备收粮
过了九三油脂厂宝泉岭分厂,记者看到路边有不少贸易商,于是随机与通达货厂的一位负责人张继森进行了交流。张继森表示,今年玉米长势较好,预计一垧地能收9吨左右,好的能达到10吨以上。据张继森介绍,由于去年积温较高,9月20号就开始开称收购了,去年的玉米开称价是0.6元/斤。今年估计10月10号左右才能开始收购,预计开称价要到0.75元左右。张继森说,这些年种植大豆的农户越来越少,去年他大概收购了近30万吨大豆,而今年能收来3万吨就不错了。他觉得今年收购形势会不太好,不过他已经做好准备,设备也做好了检修,就等着收购。
玉米亩产预计与去年持平
考察过程中,记者分别选取了共青农场和西川农场的两块玉米田进行调研,其中一块是共青农场的示范田。两块玉米地都有倒伏现象,但倒伏期玉米已基本进入完熟期,对产量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测量的数据显示,共青农场的玉米籽粒虽不太饱满,但籽粒较大,长度近1.5CM,棒长约22CM,外径约5CM,但棒芯只有2CM左右。西川农场测量的玉米棒长基本在21—22CM,籽粒饱满,棒芯超过2CM。两块玉米地均为机械化种植,密度较高, 9平方米内植株数在55株以上,一垧地产量大约为9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