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8月份月度供需报告中下调了美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预期。预计新年度豆油产量和总消费量都有所下降,库存消费比则由7月份预测的11.17%调整至10%左右,较上一年度的14.2%减少不少。中国方面的情况基本类似,产量和期初、期末库存都有所下调。我们认为,这份报告再次确定了豆类油脂市场的整体偏多基调。
天气因素炒作是市场看好豆类油脂价格的一个重要题材。美豆生长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但同时也意味着后市天气题材的炒作时机将开始快速减少。不过,来自《油世界》的最新消息称,2012年初南美阿根廷和巴西大豆产量或将受到拉尼娜气象模式的破坏,该天气模式将令作物生长期的降雨量减少。由此看来,天气市有望得到延续,油脂价格延续反弹态势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进入8月份之后,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强劲,库存数据从高位回落,而且受斋月节和天气影响,市场预期8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我国进口成本会有所抬升。受减产和菜籽收购价格提高的影响,菜油基本面是三大油脂品种中最好的一个,自2010年10月份以来,除今年5月份之外,国内菜油平均现货价格一直保持在每吨1万元以上,目前已经一路小涨至10560元/吨左右,期现价差有倒挂现象。比较而言,豆油和棕榈油的抗跌能力则小很多。
眼下,食用油限价令已经解禁,超市里的食用油价格纷纷酝酿涨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8月份以来,国内市场上大豆、豆油的平均现货售价较7月末变化不大(大豆均价4020-4023元/吨,豆油均价9930-9960元/吨),棕榈油价格反而每吨下跌200元左右,且市场成交低迷,这虽然属于市场在宏观层面压力下的正常表现,但我们必须对终端市场的承接能力做更多的考量。从今年此前的大豆港口库存和进口情况来看,市场需求并不乐观。
笔者试图将上述不太乐观的需求表象做两种解读,一类是厂商受利润问题影响了其采购和生产的积极性,还有一类可能是整体供求局势出现问题。笔者认为,后者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如果属于前者,那么,下半年的情况则要乐观得多,在进口成本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不少厂商压榨生产已经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