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豆类周报:基本面因素支撑豆类市场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8-16  

 

一、             本周视点:

金融危机阴云弥漫,美国、欧洲经济形势堪忧。股市连续大跌,市场信心不足。商品期货随金融市场整体走势,但下跌幅度相对较小。国内豆类现货市场相对价格较为平稳,虽然局部地区市场价格有所调整,但对整体行情走势影响不大。东北产区国产大豆市场交易清淡,目前已经进入尾声,大部分加工企业已经停机,只有小型企业维持少量收购。因加工利润偏低,港口地区大豆价格偏高,使得分销大豆基本上少有成交。豆油市场受“小包装油”价格上涨影响,全线破万元关口,虽后期受期货跌势下压,但现货价格维稳。豆粕市场需求放大速度缓慢,由于加工企业开工率增加,加工企业豆粕库存压力加大。国内豆类市场走势依旧较为独立,受外部市场影响相对较小。

二、    本周市场:

2.1现货市场:

豆类现货统计表(单位:元/吨)

时间

国产大豆

43豆粕

一级豆油

大豆到港成本

港口库存

85

3912

3162

10192

4380

6551570

812

3916

3212

10147

4308

6450570

涨跌

4

50

-45

-72

-101000

 

国产大豆因市场库存量偏低,交易量较少,市场价格变化相对不大。豆油市场受加工利润回升影响,加工企业开机率增加,豆粕库存压力增加,限制其价格上涨。市场成交情况不佳,以执行前期合同为主。

2.2期货市场:

豆类期货统计表(单位:元/吨)

时间

豆一1201

豆一1205

豆粕1201

豆粕1205

豆油1201

豆油1205

85

4359

4562

3291

3263

9982

10022

812

4358

4558

3290

3282

9888

9968

涨跌

-1

-4

-1

19

-94

-54

 

受国际金融市场下跌带动,国内豆类期货整体向下调整,虽然周末受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支撑,但期货市场整体收低。

二、             市场分析

3.1美欧情况恶化全球阴云再起

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美国债务上限纠缠不休,最后在标普降级的引爆下,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经历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惨烈的一轮下跌。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85宣布,将美国A A 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 A +,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市场普遍认为目前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经济困难情况是08年经济危机的延续,近几年美国的经济恢复并不给力,全球经济仍没有走出不景气的阴影。宏观经济形势已经成为一块重石压在投资者心头,如果金融市场的不景气蔓延的实体经济,从而抑制就业和消费,农产品也难以独善其身。

3.2基本面支撑价格国内市场维稳

在期货市场剧烈震荡的同时,国内豆类现货市场却表现平稳,波澜不惊,依旧延续着本年度国内豆类市场的特色。笔者认为:首先,国产大豆产区库存不足,市场交易清淡,在产区只有部分小型企业维持生产,市场价格受本地价格影响。豆油、豆粕市场近期成交清淡,抑制了销区企业在港口采购分销进口大豆的热情,基本上呈现有价无市状态,使得卖方报价维稳,因即使小幅下调报价也不利于成交。而豆油、豆粕市场“买涨不买跌”现象更为明显,在期货市场连续下调的行情下,贸易商补库意愿降低,加工企业挺价销售可以暂时掩护贸易商出货。同时由于国内豆类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仍存在倒挂,国内市场可以借本轮调整将内外价差逐渐恢复。

3.3全球供应依旧偏紧助美豆回升

811美国农业部发布月度供需报告:美豆收获面积从7月的74.3百万英亩降到73.8,单产从43.4降到41.4,结转库存从175百万蒲式耳降到155,产量从8777万吨降到8317;;豆油产量从18900百万磅下调到18670,结转库存从2206降到1971;豆粕产量从3928万短吨下调到3888;干旱天气导致昨晚数据超出市场预期的重大利好,此外中国大豆产量从7月的1430降到1400万吨,奠定下半年豆类市场牛市格局。8月份进入北半球大豆生长关键时期,如果因天气问题使单产继续下降的话,全球大豆供应更加偏紧,会给大豆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3.4需求增长减缓制约价格提升速度

同样,国内市场对豆油、豆粕需求暂时没有增长的迹象。此前包装油小幅上调给终端市场刺激,需求放大。消费者在价格上涨之前加大采买力度,短期内购买可能性不大。而豆粕市场需求放缓,加工企业开机率增加市场供给增大。大部分企业豆粕库存压力增加,只能在此停机等待市场好转。今年以来呈下跌态势的大豆进口,在7月份突现拐点。据海关总署周三信息,7月我国进口大豆535万吨,较上月的430万吨上升24.4%,较上年同期增8%。商务部811日上午发布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发布(油脂油料)公告,将8月份中国进口大豆预报到港量上调至384.87万吨,高于早先预估的315.26万吨。预计进口到港数量增加会进一步增加企业原料库存压力,也为豆类价格上涨带来难度。

三、             市场操作建议

 

豆类市场受基本面与宏观经济走势双重影响,二者相互制约和影响。为豆类后期市场走势埋下了不小的伏笔,也为豆类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因为只有流畅的上升和下跌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投资机会,赢得更多的利润。首先,从宏观经济上来看,美国债务危机刚刚淡去,主权评级又被下调。欧洲部分国家经济形势恶化,使得全球经济处于紧张之中。如果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对全球市场影响加大,受冲击的范围将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扩散。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对商品期货的影响,对现货市场影响并不是很大。一方面目前处于通胀阶段,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尤其以食品为重。另一方面, 豆类现货价格倒挂明显,有很强的抗跌性,对期货市场跟涨不跟跌。其次,从基本面来看,豆类等油料作物供需仍然偏紧,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实际产量预计回暖低于目前分析机构预估。而本月美国农业部又将美豆单产下调,新作大豆将处于减产预期之中。8月份进入北半球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如果因灾害单产继续下降,新季大豆偏紧的供应将使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移动。

 

笔者预计,豆类后期市场将以震荡走势为主。美豆合约在1300位置价格坚实,但突破1400关口仍需等待。短期内将在13251375间窄幅震荡为主。连豆主力合约将在45004700间寻求合适的位置。豆油主力在980010400间调整;豆粕主力合约将在32503400间徘徊。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