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这种担心基本可以消除。一家被国家发改委约谈的大型油脂企业人士6月3日告诉记者,目前企业不打算涨价,也没有做有关涨价的方案。
该人士解释称,虽然按照限价要求企业还有亏损,但是压力已经没有前期那么大了,企业涨价的诉求也不那么强烈了,更何况调控仍然希望稳定物价。
此时,记者从多家大型油脂企业也获悉,相关部门正低价定向销售一部分国储大豆和食用油给龙头油脂企业,其中上述大型油脂企业就在定向销售的范围内。
业内人士分析,国储低价补贴大型企业,维稳意图非常明显;即使没有了限价令限制,只要接受补贴的大型企业维持市场价,食用油市场价格很难大幅上涨。
维稳政策继续
限价令显然不是惟一的维稳手段。
被多家大型油脂企业印证的消息显示,为了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当前市场价格,同时帮助企业降低前期持续的亏损状况,国储将投放212万吨大豆,其中关内3300元/吨,关外3500元/吨,该售价明显低于国产大豆的市场价每吨人民币3800元。
此外,国储还将投放豆油10万吨,价格8900元/吨,菜油6万吨,价格8900元/吨,投放工作将在6月底前结束。价格也同样低于目前一万元左右一吨的市场价。
据悉,临储大豆主要投放方向是:中粮45万吨、中纺11万吨、益海130万吨、九三12万吨、汇福13万吨,临储豆油主要投放给九三2万吨、中粮8万,临储菜油为中粮6万吨。
记者了解到,这是2010年12月以来,国储第三次对上述主要企业定向投放食用油和大豆。
2010年12月,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4家小包装食用油企业被“打招呼”或“约谈”,要求在2011年“两节”及“两会”期间不得涨价。“限价令”原定在3月底解禁,但2011年4月,发改委又再次约谈上述4家企业,并要求两个月内仍不能涨价。
此间,国储先后于1月和4月向相关大型企业定向低价投放。就在4月初,市场传出国储定向销售45万吨食用油和300万吨临储大豆给上述几家企业的消息。
此次类似的时间点的定向投放,很快被市场解读为相同的调控意图。分析认为,相关部门选择在6月份时间窗口临近时,再次进行定向投放,在需求量较为有限的情况下,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同时也消弭了当前终端市场潜存的涨价预期。
据此,东方艾格大豆行业分析师陈丽娜认为,这很可能是管理层希望企业保持食用油价格稳定的信号,未来一段时间内食用油终端价格将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稳定。
上一次,也是限价令到期的时间窗口,国储低价定向投放之后,限价令宣布延期,陈丽娜分析,这一次很可能出现和上次相似的情况。
事实上,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限价令延期到中秋前后的传言。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则表示,“如果国家进行第三批定向投放的话,那可能就意味着希望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这四家小包装食用油企业不要涨价。”
涨价空间有限
持续的维稳动作之下,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食用油上涨的空间并不大。
6月2日,黑龙江省龙江福粮油集团董事长宋胜斌告诉记者,他并不看好食用油价格上调。在他看来,市场上原材料供应相对充足,无论是黑龙江本地大豆还是港口库存都高于正常水平。
数据显示,目前港口大豆库存已经达到600万吨以上,大大高于往年的四五百万吨。同时,占有大部分市场的大型企业没有调价,企业并不存在调价的环境。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进口大豆压港、企业维持价格稳定,主要还是受政策面调控的影响,近期国内大豆采购速度放缓。虽然港口库存高企,但油脂压榨厂的供应略低于合理水平,所以中国的大豆需求滞缓。
有消息显示,中国贸易商甚至取消了一些船货,原因在于我国政府抛售了食用油库存,导致国内供应充足,需求较低。
但令市场担忧的是,没有获得政策补贴的中小企业将受到很大冲击。有报道显示,早在4月份黑龙江的压榨企业就出现了不少企业停工的现象。
一位食用油企业老板对记者表示,和中粮、益海等粮油巨头不同,中小型企业并没有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限价带来的压力只能自己消化。
安徽金丰粮油公司业务经理唐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按照现在市场上传言的油菜籽托市收购价格4500元/吨到4600元/吨计算,每吨油的成本将达到10300元打破10500元,而现在市场价只有9800到10000元每吨,企业势必将承受很大的压力。
不过,上述大型油脂企业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大型企业小包装油的市场占有率大概在70%,现在这一比例还会有所提高。
这样在国家补贴和要求几家大型企业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几家大型油脂企业基本上就能够保证市场的大部分需求,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
这种情况下,大型企业明确表示不涨价,即使限价令取消,也不具备涨价环境。宋胜斌就告诉记者,如果大企业不涨价,中小企业只有随行就市,不可能涨价。
上述大型油脂企业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在国储定向低价销售的补贴下,企业亏损没有之前严重,可以维持,企业涨价意愿并不强烈。此次限价令到期后,即使有关部门没有明确限价,他所在的企业也不会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