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二季度美豆行情将如何演绎?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4-06  
     进入3月之后,美豆走势先抑后扬,在月初公布的供需报告利空以及日本地震和核泄漏双重打压下,CBOT5月美豆一度下探至1270美分;后在逐步消化利空以及对国内外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美豆反弹走高;在3月31日晚公布的种植面积符合预期和美玉米的强势带动下,5月美豆强势收复1400美分,反弹幅度达到10%以上。在消化种植面积减少的利多因素之后,第二季度美豆行情将如何演绎?

    第二季度宏观关注因素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纷纷推出的宽松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走高。金融危机过后,通胀预期自2009年开始成为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因素。随着各国经济好转,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时间点越来越近,可以预见的是,流动性收紧之后,商品价格回调在所难免。今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主要经济体加息、欧洲央行暗示加息、美联储当前6000亿美元的公债购买计划将于6月到期等,都为商品价格进一步走高蒙上阴影。因此,在关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对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担忧情绪。

    基本面主要关注因素

    进入第二季度,美豆市场炒作焦点逐步转向巴西、阿根廷收割进度以及产量。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从过去10年历史数据来看,两国的产量增减大致同步。但巴西方面变动幅度略高于阿根廷,产量大于阿根廷。从3月美豆供需报告预估值来看,巴西产量创历史新高,南美供应压力巨大。与国外多个机构预测值相比,美国农业部3月预测的巴西产量相对保守,不排除后期进一步调高产量的可能性。

     由巴西、阿根廷两国产量对比可以看出,巴西产量受到机构调整的次数要比阿根廷多,而且变动幅度要大。结合以往基本面分析,在未来几个月内,巴西关注的焦点在于产量预估、收割进度、天气升贴水等方面,阿根廷关注的焦点在于运输、工人罢工等人为因素方面。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3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0/2011年度大豆进口预估为5700万吨,中国2009/2010年度大豆进口预估为5034万吨。从前两个月进口量来看,1月同比大幅增加,2月同比略微减少,两月总和大约同比增加6%左右。在预期今年中国进口量保持上升势头同时,后期预计会进一步加大美豆进口量,以满足国内用豆需求,中国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是最大的利多因素。

    由美国美豆期末库存可以清楚看到,自上年开始库存数量一直保持稳定状态,而且处于多年以来的低位。根据以往的经验,期末库存将会在第二、三季度成为市场重点关注的数据。

    由国内连豆指数对应CBOT市场上非商业多头持仓数量来看,基金推动力量明显。前期多轮价格高点均在资金提前入场布局下制造出来,同样地资金离场,持仓减少,造成价格大幅度回落。目前就公布数据来看,非商业多头持仓正有逐步减少的迹象,或暗示美豆短期内面临一定调整压力。

    小结

    综合宏观因素、巴西产量、库存需求比、资金面后期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后,笔者认为在国内外没有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美豆小幅回调之后继续走高的可能性偏大。当然在调控通胀的预期下,当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与基本面相冲突之时,以宏观经济因素作为判断美豆走势的最主要参考因素。

    对应美豆,国内A1201周K线技术分析显示,从2008年12月开始展开反弹行情,而且突破了2008年1月的重要高位。预计后期保持在上涨通道中运行的可能性偏大。对比2008年末的上涨节奏,今年开始上涨的节奏与之比较接近,但盘整时间更长,后市上涨幅度或更大。投资者可在第二季度以逢低买入作为主要操作思路。(作者单位:集成期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