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苗迎春:粮食安全不应轻视大豆供给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3-24  
     内容摘要: 《环球时报》最近刊登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教授《13亿人的口粮是安全生命线》一文指出,确保口粮供给是粮食安全的重点,笔者对此并不反对,但对该文不必将大豆纳入粮食安全保护范围的提法却不赞同。总之,构建粮食安全体系,既要注意大米、小麦等口粮的生产供给,也不能忽视大豆对主粮需求的替代性。

     《环球时报》最近刊登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教授《13亿人的口粮是安全生命线》一文指出,确保口粮供给是粮食安全的重点,笔者对此并不反对,但对该文不必将大豆纳入粮食安全保护范围的提法却不赞同。与高度自给自足的大米、小麦相比,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波动,国内市场的反应显得更敏感。重振中国的大豆产业,对中国构建粮食安全有标杆意义。

    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再创历史新高,首次成为全球进口美国农产品最多的国家,也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根据有关专家计算,如果将进口的大豆、油料和食用植物油折算成按国内生产所需播种面积,大约为7亿亩,这对于仅有18亿亩可耕地面积的中国来讲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2010年我国黑龙江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仅为6300万亩,全国大豆种植总面积也只有1.5亿亩,与实际需要数相差甚远。这是我国进口大豆数额不断攀升、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根源所在。

    大豆并非主要粮食,之所以敏感牵动国人的神经,主要原因在于大豆对主粮需求具有较大的替代性,在气候灾害等非正常情况下,一旦主粮供应紧张而大豆产业链又被外资控制,国家粮食供应安全就将难以保障。目前,南美、美国大豆生产均较为乐观,大豆供应前景十分充裕,国际粮价的短期波动对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是,如果旱涝灾害不断导致大豆产量下降、国际关系紧张使得贸易进出口困难,靠大量进口大豆维持的粮食安全也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目前,我国大米、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完全能够自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安全线内。但是,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联动效应越来越强,一国粮食政策调整往往会对别国以及国际市场造成影响的时代,努力解决好国内大豆产业的未来发展问题,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标杆意义。

    因此,我们还应多管齐下,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打好“绿色产业牌”,加大对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国产大豆的食用品质,以非转基因大豆绿色产业链应对转基因大豆竞争。同时,要加快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出口基地建设,靠非转基因品牌确立在世界大豆品种中的地位。目前,我国发展杂交大豆技术已经立项,该种杂交大豆亩产可高达700—800斤,高于美国的500—600斤,可成为未来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优先选择。

    二是加大对国产大豆的补贴力度, 真正提高豆农的收入水平,引导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三是建立从农户、贸易公司、铁路运输、加工企业甚至期货公司等覆盖整个大豆产业的链条商业体系,并推动企业境外购地、租地种植大豆及其他主要农作物。

    总之,构建粮食安全体系,既要注意大米、小麦等口粮的生产供给,也不能忽视大豆对主粮需求的替代性。轻言放弃大豆,不仅会使整个大豆产业沦入外资之手,也会让我国粮食安全不再有前沿阵地。

    ▲(作者是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