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产区严重干旱**
尽管同CBOT大豆期货一样,国内连豆期货也于近日创下近8个月高点,然而从市场走势和形态上来看,在3月以来的这波涨势中国内大豆明显弱于美盘大豆。相对于CBOT大豆价格的平步青云,连豆主力1001合约前期持续处于区间内振荡,而近日在进口大豆成本飙升以及黑龙江干旱的烘托下,连豆才终于汇聚突破动能。
进入5月以来,黑龙江省旱情急剧发展。截至5月27日,全省受旱面积已达到925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3%。其中,重旱面积3740万亩,水田缺水渴水面积606万亩,为历史同期最重旱情。而节日期间黑龙江产区干旱情况仍无缓解,5月27-30日产区的持续高温天气,使得产区旱情加剧,部分地区将面临绝产风险。目前黑龙江全省已经启动一级抗旱响应预报。中国气象局和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开展的抗旱气象服务进入攻坚阶段。
旱情的延续或将成为国内大豆再创新高的导火线,而进口大豆价格不断抬升则为国内大豆攀高火上浇油。节日期间,国际运价继续强势走高。截止5月30日,国际海运市场BDI指数已达3494。根据最近进口运价计算,6月船期美国大豆进口大豆到港完税价格在4233元/吨。国内大豆现货价格也因此出现上涨,目前哈尔滨周边地区收购价格已经达到1.81元/斤,市场甚至出现了抢豆现象,而农民惜售情绪也很强。
近日黑龙江地区的人工降雨有利于黑龙江哈尔滨、黑河等中西部旱情缓解,但是东部、东北部旱情仍严重。市场关注旱情导致作物出苗率成活率下降的情况。鲁证期货分析师田常润表示,目前黑龙江地区的旱情对国内大豆市场是一种支撑,农户手中现货存量少对价格亦是一种支撑,美盘大豆价格走高对国内是一种提振。相信如果美盘可以保持在1200美分附近,国内大豆价格短期也应当保持强势,国内出现补涨的可能性加大,与美盘的形态和价格相比较,国内连豆的合理价格应当在3950元附近。
随着国内大豆价格的上涨,市场人士担心政府可能会抛售大豆。光大期货分析师王娜提醒投资者,国产大豆目前仍属受国家严格控制品种,因此需时刻警惕国家抛售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她认为,一方面,国储抛售将主要坚持顺价原则,08/09年度国家收购底价为3700元/吨,同时国家顺价销售需要结合仓储、资金利息、损耗等综合评定,且其主要目的为平抑物价,因此预计在9月合约价格上涨到3800以上,国家才可能考虑抛售。另一方面,抛售对909合约价格影响较大,1001及1005合约主要反映新年度供需结构和价格特点,因此仍可考虑逢低买入。
**美盘远月合约想象空间更大**
美国大豆库存吃紧的担忧对于CBOT大豆价格的支撑已是老生常谈,大豆期货借此题材上涨2个多月的时间,在适逢“端午”中国休假期间,美国大豆库存紧张依然是大豆期价保持高位的理由。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旺盛需求的推动下,当前市场年度迄今大豆出口销售已达12.405亿蒲式耳,高于美国农业部预估的12.4亿(3370万)。这也就意味着,如果USDA维持预估不变,那么现在至8月31日,美国将不能再出售大豆。因此,目前市场广泛预期美国农业部将上调出口预估。
市场预计如果大豆需求到8月仍保持强劲,美国大豆库存可能将缩减至32年低点。银河期货资深分析师王立国表示,美豆的销售数据表明,出口从现在到8月31日期间可能会出现近两个月的真空期,一旦市场再出现其他利好情况,CBOT大豆近月合约暴涨的可能性很大。不过,目前来看多头挑战1200点仍存在压力。而远月合约依旧受天气影响较大,目前美国玉米播种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改种大豆的预期越来越小,目前大豆播种进度缓慢,后期一旦出现干旱天气,将给9月合约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上周三7月合约触及里程碑性质的上档目标每蒲式耳12美元之后,市场技术抛盘涌现,陷入盘整态势。交易商忧虑高昂的价格可能令消费需求放缓,买家兴致放缓打压近月期货合约,中国取消美豆采购计划转向南美、陈豆基金多头头寸向远月移仓以及外盘买远卖近基差套利等因素均令近月合约价格波动幅度受限。而在外围市场原油逼近70美元、美元指数跌穿80的配合下,大豆多头投机资金更多关注基本面趋好的远月合约。
尽管目前来看大豆基本面仍为利多因素占据主导,不过部分交易商正寻找上档动能耗尽的迹象,市场缺乏新的支撑消息,尤其是投机性基金已经推动市场持仓量自3月1日以来增长50%。围绕2009年播种和产量的不确定性对新作期货是一个支撑性因素,为一些旧作/新作合约移仓打开大门。分析师称,大型指数基金将出脱近月7月合约,交易商将寻找机会来削减在7月合约上的风险敞口。
美国种植区的天气可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今年春季期间,中西部不同农户分别遭遇了最佳和最差的播种时期。过去两个月密西西比河西岸地区的种植者迎来最佳的播种条件,使他们得以按计划播种玉米和大豆作物。但玉米作物带东部地区的种植者却在降雨和农田过度潮湿的困境中挣扎,大宗的播种任务已经远远落后于主要的播种期5月初。因此,西部地区的农户则更可能锁定每蒲式耳10美元以上的新作大豆价格。而东部地区的农户则对约定远期销售表示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