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国内大豆:近期行情仍维持震荡偏上走势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3-15  
  近期国内大豆在一系列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多空交织,期现货价格走势上下震荡的行情,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出现的利空利多因素未能够在各自的方面表现出强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并未出现影响行情走势的明显因素。

  以下我主要从利空和利多两个方面对近期大豆的行情进行列举分析:

  目前市场已经出现并对大豆走势造成影响的利多因素:

  利多因素之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强和美元持续走软

  从2月20日开始,由于利比亚冲突和北非,中东局势动荡,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一度达到了106.5美元的高位,目前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原油期货的大幅走强,一方面提振了生物柴油的强劲需求,间接地在一定程度上将提振豆类外盘的上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豆类的生产成本。而近期由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美元指数的持续走软,促使资金流动性泛滥,在短时间内推高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同时促进中国的强劲需求,间接地也将推高美豆价格走高。

  利多因素之二:统计数据显示国际大豆供需偏紧

  根据美国农业部12月份报告数据,2010/11年度世界大豆产量2.58亿吨,较上年度减少231万吨;消费量2.56亿吨,较上年度增加1769万吨,创历史新高。美国农业部3月份供需报告显示本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为1.4亿蒲式耳,与上月的预测相当,这是三年来的最低水平。本年度大豆库存对用量比仍将是1965/66年度以来的最低。豆油期末库存调至为24亿磅,比上月下调1.65亿磅,这是六年来的最低水平。从供需情况看,2010/11年度世界大豆供需形势趋紧。

  利多因素之三:小包装食用油价格看涨

  2010年12月,为了保证食用油的价格稳定和供给稳定,发改委召集了包括四家食用油巨头座谈,明确指示企业在2011年“两会”之前,小包装食用油价格不得再上调。俗称为“限价令”,这是继抛储、“国16条”、发改委连日公告等一系列措施后的另一稳定食用油价格措施。此次两会过后,国内食用油加工企业对小包装食用油价格看涨持以热情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豆价格看涨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利多因素之四:大豆进口成本价格高企,提振国内大豆价格

  美豆指数走势图

  

  国际粮船到中国口岸海运费走势图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从2010年7月份开始,外盘美豆期货一路走高,至今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国际大豆到岸成本计算公式来看,国际大豆到岸价格仍然保持在4400元/吨的高位,这与国产大豆的3800—3900元/吨的价格形成了500—600元每吨的价差,在国内大豆供应70%依靠国际供应的今天,这将对国内大豆价格保持高位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

  利多因素之五:国内大豆农户惜售心理严重

  目前,由于人工费,化肥等农用生产成本的提高,加上国家托市收购对大豆价格的底部支撑作用,国内大豆农户的惜售心理已经不是一时的态度,而是在整个收购季节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进口大豆成本高企,国际供给偏紧,再加上国内农户惜售,国内大豆市场将呈现出偏紧的态势,对大豆价格上行也将产生一定作用。

  国内已经出现对大豆形成利空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利空因素之一:南美大豆产量超预期

  前期南美干旱,对大豆生长影响严重,后期降雨及时,生长条件改善,丰产预期。据美国农业部二月份预测巴西大豆产量达到685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为4950万吨。3月4日私人分析机构调高南美大豆产量预估,预计南美总产量为12340万吨,创下产量预估新高。美国农业部三月份供需报告将巴西大豆产量调至7000万吨,比上月增加150万吨。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近期阿根廷港口工人罢工和近期降雨对南美新豆收获的耽搁,据行业期刊《油世界》的消息,由于道路泥泞,致使运输难度加大,南美大豆出口结果远远小于预期水平。

  利空因素之二: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库存高企和消费淡季,需求减少

  

  从2010年6月份开始,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基本保持600万吨的高位,这样一个高位库存将能保证国内一月的需求,或对国内大豆价格的剧烈波动形成有力的调控作用。同时,春节过后,市场对大豆下游产品食用油和豆粕需求放缓,对大豆价格上行形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利空因素之三:国家政策的影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为了保证国内食用油市场的稳定,国家依次出台了“国十六条”,小包装食用油“限价令”。国储省储食用油和大豆轮出,包括加息在内的一系列调控政策,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以上是2010年12月份至今,国家大豆和黑龙江省储大豆的拍卖情况。我们可以预见的是,2011年国家稳定物价的决心,对食用油价格调控政策和措施仍会相继出台。

  除了利多和利空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影响因素,即4,5月份的北半球玉米大豆种植面积之争。

  美国新作面积之争:一方面美国农业部展望论坛对本年度大豆的种植面积预估为7800万英亩,产量33.45亿蒲式耳,为史上次高。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美豆、美麦、美玉米等作物播种面积预期增加900万英亩,而最终能否有足够的休耕面积可供开发仍不确定。从目前的农产品比价关系来看,据2月14日公布的美农业部报告,2010/11市场年度大豆每英亩净收益为372美元,而种植玉米每英亩净收益为515美元,比大豆高出38.4%,美豆并不占优势,这将影响最终的争地效果。

  同样的播种面积之争也将发生在中国。

  综合以上的利空和利多因素,目前对大豆价格走势形成明确作用的主要是国际原油和美元走势,大豆成本价格高企,小包装食用油价格看涨以及国家政策影响和消费淡季这些因素,在这些因素的碰撞之下,笔者认为国内大豆价格仍将维持震荡偏上的行情。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