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油控股日前发布公告,宣布了2010财年的两项利润预期数字,一项是该公司的整体利润,中国粮油控股2010年未经审核综合利润,预期较截至2009年12月31日年度该公司已审核综合利润减少约37%(截至2009年12月31日年度约20.4亿港元),减少约7.5亿港元。
如果剔除少数股东权益,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中国粮油控股权益持有人的未经审核综合利润,预期较截至2009年12 月31日年度归属于该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已审核综合利润减少约13%(截至2009年12月31日年度约19.5亿港元),减少约2.5亿港元。
对于利润的大幅缩水,中国粮油控股解释主要是由于油籽业务和大米业务利润同比下降所致。
其中在油籽业务方面,中国粮油控股表示:“作为经营油籽业务的一部分,本公司通过期货套期保值来帮助规避原料及相关产品价格波动的潜在风险。2010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本公司套期保值产生期货亏损,而现货利润需随着实际销售逐步体现。”
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2010年8~9月份的时候,大豆期货价格已经出现上涨行情,中粮集团还在期货市场上做空,亏损在所难免。”
中国粮油控股是中粮集团粮油业务的重要平台,2009年,中国粮油控股大豆、油菜籽等油籽的压榨能力为558万吨,加工的大豆主要通过进口来解决。
对于套期保值的操作,业内人士举例,2010年6月,当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价格每蒲式耳最低为900美分左右,如果中国某公司当时签订大豆进口协议,以每蒲式耳900美分的价格在2010年12月进口1蒲式耳大豆;该公司担心到2010年12月大豆价格会下跌,因此在期货市场上做一个反向的期货合同,约定以900美分的价格在2010年12月出售1蒲式耳大豆。
到了2010年12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价格涨至每蒲式耳1300美分左右,在期货市场上,该公司按照协议以900美分出售大豆,将使每蒲式耳大豆亏损400美分,但是在现货市场上,由于当初约定的进口价格只有900美分,比2010年12月份的实际价格低400美分,该公司在现货市场上赚到的钱刚好弥补了期货市场上的损失。
但是对于中国粮油控股来说,期货市场上亏了钱是事实,而现货市场上的利润能否实现还有不少未知数。
现货市场上的大豆必须压榨成大豆油并经过包装后成为小包装食用油在市场上销售给消费者,利润才能变现。2010年下半年,各种农产品涨价此起彼伏,2010年底,有关部门要求中粮集团在内的食用油企业小包装食用油价格不得上涨,这意味着那些做了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在现货市场上的利润实现遇到一定困难,或者打上一定比例的折扣,但是期货市场上的损失不会打折,以上因素综合作用后,有关企业自然而然利润缩水。
实际上,除了中国粮油控股,业内人士表示,益海嘉里、九三粮油工业集团等只要做了套期保值,可能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该人士还认为,中国粮油控股在大豆期货市场上做空,与市场走势相背,与母公司中粮集团是国有企业有一定关系,在农产品价格呈现大幅上涨的迹象时,国有企业有可能会配合宏观调控,以做空的姿态来稳定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