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社科院:中国在大宗商品进口中处不利地位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12-27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赵建华) 中国社科院2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表示,中国在大豆和铁矿石进口上,都付出了比国际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价格,中国在大宗商品进口中还处于不利地位。大豆、铁矿和原油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中国因素”最大的几个品种,也是中国受国际市场影响最大的几个品种。

    中国的大豆进口额从2002年的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了2008年的218亿美元,几乎每年递增5个百分点。中国进口额占国际大豆市场规模的比重,在2008年达到52.8%,2009年提高至60%。此外,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占全球的22.1%,原木占32%、羊毛占20%、棉花占17%。黄皮书说,中国农业原材料进口份额的上升趋势从2002年一直持续至今。

    在金属及金属矿方面,中国的铜矿、铝矿、铅矿、锌矿、铁矿、镍矿进口在国际市场均占有较大份额。其中,2009年中国铁矿进口占全球的67.5%、镍矿进口占57.7%。黄皮书称,虽然中国是铁矿石最大的需求者,但不能在国际价格谈判中发挥主导作用,不得不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价格进口铁矿石。

    原油也是中国进口的重要大宗商品。中国原油进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并不高,2008年只有8.5%,远远低于铁矿石和大豆所占份额。但中国原油进口增长的速度较快。对于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黄皮书认为,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大致会稳定在接近历史最高点的水平上。其中,石油价格维持在80到110美元/桶之间的可能性较大。

    黄皮书认为,2011年全球需求不足以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但美、欧、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却不断为价格上涨输送动力。由此,价格走势的关键在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及其货币和财政政策。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近期走势,黄皮书介绍说,食品、饮料和农业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供给。恶劣的气候势必导致美国、欧洲、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农业大国农作物歉收,从而使市场调低产量预期、推高价格。

    矿产及金属价格近期走强主要受需求影响。黄皮书预测,除非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大幅放缓,短期内金属供应增长相对于需求增长滞后的局面不会改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