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行情之我见:期货跌势放缓 豆粕现货受到支撑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0-11-19
     本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受国内政策密集调控的影响,近日国内外期货市场联动暴跌,美豆期价一度挑战1200美分关键位,连盘豆类亦持续下跌且持仓大幅萎缩,然而随着外围形势的转变,美豆强劲回升,11月18日1月合约上涨37美分和3.1%,报收1242美分/蒲式耳。同时,在空头压力释放的情况下,国内豆类市场下行能力也逐渐衰竭。短期来看,虽然外盘止跌反弹对国内豆类市场具有积极意义,但鉴于市场与政策的博弈还将持续,国内市场暂时仍可能维持调整。

    先看国际市场,此前美豆期价大幅下跌的原因之一是担忧货币政策缩紧会打压中国需求力度,但事实证明,中国进口需求依然稳固,从而增添利多基调,截至11月11日的一周,2010/11市场年度美国大豆净销售量为1,175,500吨,接近预估区间的上沿(分析师此前预估为70-120万吨),主要目的地仍是中国(94.75万吨),截至11月9日,2010/11年度美豆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046万吨,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大豆出口检验量为790万吨,同比增加32%;二是美元指数反弹或是昙花一现,大宗商品市场调整有限,目前美元结束涨势再现疲软,美国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不佳令美元承压,美国依旧会维持弱势美元政策,同时最新报道称爱尔兰政府接受了一篮子救助计划,爱尔兰债务危机暂时缓解,可能导致投资者抛售美元;三是国外专家认为此次下跌实属正常,由于本月USDA供需报告发布前指数基金和趋势跟踪基金在芝加哥农产品市场上持有的净多头仓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期价也因此不断上涨,赚得盆满钵盈的投机基金在报告发布后集体清仓锁定利润,根据往年数据,每年11月末至12月初基金获利回吐的规模通常达到25%至30%形成“季节性行为”,这样来看,外盘面临的压力并不大;四是美国大豆后续需要点价的数量依旧不少,从这个角度看价格下跌空间也受限。

    国内政策扑面而来,豆类初显止跌迹象。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近日政策密集调控加重压力,11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稳定消费价格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同时重点提到对期货市场及电子交易市场的过度投机进行监管。不可否认,国家打击炒作的举动,短期将利空农产品市场,短期市场的波动性将较大。

    对于豆粕现货市场而言,短期供需基本面偏空。首先,新豆上市的季节性因素及港口进口大豆库存充足,国储抛豆也对市场交易心理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同时,近期美盘连续下跌,产区大豆收购价也有下降,而且由于11月底一些农民要还贷款,惜售行为开始松动,总的来说,大豆原料供应持续充足,近期油厂开机总体正常。需求方面,短期豆粕终端饲料养殖消费需求放缓,据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10月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5440万头,环比下降0.02%,能繁母猪存栏4690万头,环比下降0.21%,同比下降3.79%,从数据来看,我国生猪存栏处于下降趋势,对豆粕消费形势不利。然而,后期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上升将对豆粕价格起到支撑,据了解近两月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将在3800-4000元/吨水平,而且近日油粕价格大幅走低导致油厂压榨利润明显回落,在国内外豆类期货跌势放缓且外盘跌幅有限的情况下,短期豆粕现货价格回落的空间也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