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11月18日豆粕午评:延续回调行情 连豆粕高开低走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11-17  
     大连豆粕期货11月18日高开低走。主力合约1109,开盘价3,261元/吨,收盘于3,208元/吨,下跌25元/吨,最高价3,266元/吨,最低价3,158元/吨,成交量1,293,600手,持仓量1,274,276手,增仓5,424手。

     盘面来看,豆粕期价早盘高开低走,市场延续回调行情。目前国内豆类基本面偏空,国家密集调控加重空头氛围,在国际豆类没有明显止跌的情况下,国内豆类期货的调整尚未出现明显结束迹象。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17日继续走低,其中,12月期豆粕下跌1.8美元/短吨,收于328美元/短吨。市场抛盘压力仍未缓解,不过在周边商品反弹带动下,豆类期货缩减跌幅。目前来看,美豆基本面保持相对稳定,强劲的出口需求也对美豆价格形成支撑。但市场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美国中西部地区大豆现货基差报价周三稳中坚挺,主要原因是市场吸引农户加快新豆销售步伐。太平洋西北口岸地区的大豆现货基差报价上涨了5到6美分/蒲式耳,而美湾地区大豆现货基差报价上涨了15美分/蒲式耳。CME集团称,美湾地区的大豆基差报价坚挺,因为需求旺盛,而农户销售意愿不强。

     贸易高层人士及分析师周三表示,全球谷物价格大幅下挫可能激起另外一轮亚洲玉米、小麦和大豆的现货买需。他们表示,本周剩余时间内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可能继续回落,因其他商品市场走疲。周三亚洲交易时段,CBOT谷物期货扩大隔夜跌幅,主要受到中国可能加息的担忧打压,其可能导致现货需求减少。现货需求减少的影响对于大豆来说尤为严重,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且仅在上周,美国农业部将中国截至2011年9月的进口量上修200万吨,至5700万吨。

     国内豆类基本面稳定,新豆上市的季节性因素以及港口进口大豆库存充足抑制价格走高,此外,国储抛豆也对市场交易心理将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豆粕现货价格维持坚挺,这对期货盘面具有支撑作用,不过目前国内生猪出栏增多,市场处于消费淡季,价格反弹压力偏大。此外,国家调控预期依然较强,而周边商品低迷气氛仍在,国内豆类期货可能继续延续回调走势。

     据中国商务部11月17日消息,商务预报:受秋冬需求趋旺、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上周(11月8日至14日)国内36个大中城市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6%。为满足居民肉类消费需求、稳定猪肉市场价格,商务部近期向全国市场投放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保障市场供应,预计后期猪肉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