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面分析
1、 国产大豆大量补库 短期南美天气利于播种
上半年以来由于国内大豆需求旺盛,美豆进口量水涨船高,USDA对中国大豆全年进口量预估值也同时接连上调, 7月份上调100万吨至5000万吨,8月又上调200万吨,直到10月份我国全年大豆进口预估共上调500万吨至5500万吨。但随着秋粮收割结束上市,我国大豆库存得到很大的补充,从4月份的425万吨增加到最近的900万吨,库存消费比此时也达到历史高位0.18。根据我国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大豆进口量连续三个月下滑,8月大豆进口477万吨环比下降3.6%,9月进口464万吨环比下降2.8%,加上前期美豆的价格优势随着我国进口需求巨幅增长逐步抹平,后期油厂和贸易商将会更加倾向于购买国产大豆,从而减弱对美豆的需求。
另一方面,北美大豆收割基本完成,市场注意力逐步转向南美,天气因素对后期美豆走势至关重要。前期人们普遍担忧“拉尼娜”造成的干旱现象将推迟播种进度,进而影响大豆种植面积。但从近期来看,巴西中西部普遍降雨使市场担忧情绪得到少许缓解。根据气象学家预测,未来一个星期中西部大豆种植地带降雨量总计可达70mm,这将大大加快大豆的播种速度。农业顾问公司AgraFNP11月5日晚称,巴西2010/11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为6800万吨。产量较8月份预估的6720万吨上调主要因为大豆播种面积的扩大高于预期且近期的降雨将有助于大豆生长,若10号美国农业部报告产量预估与之相符的话,将对CBOT大豆较为利空。但后期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天气较为有利,关键要看生长阶段的天气状况,未来仍有可能转化成为提振市场的有利因素。
一方面,南美大豆目前没有减产迹象并且中国对美豆需求下降,将减弱豆粕价格上行动力。另一方面,若美国农业部报告与预期显示出较大的库存下调仍可能大为提振市场。
2、 进口豆成本大幅提升 港口库存高位运行
在 “中国需求”的带动下,从今年7月以来美豆成本从3360元/吨一路大幅上涨至4300元/吨,涨幅达27.9%,同时南美大豆港口成本增幅也达到22.3%。从2008年至今美豆港口成本均价基本上维持在3800元/吨左右,而11月份已经高出均价500元/吨,且港口分销价与国内大豆现货价价差也由较高的165元/吨降低到现在的-75元/吨,可见进口豆的竞争优势已经大幅下降,后市国内贸易商及油厂的进口需求因此受到较大抑制。但随着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我们不得不考虑与CBOT大豆期价的联动效应,上周三美联储议息决定再度释放6000亿美元的流动性为本就火爆的农产品市场又一次增添了助燃剂,这意味着后市我国大豆成本仍可能继续不断提升,成本的增加也将促使下游油粕价格上涨。
库存方面,目前我国港口库存为640万吨左右,逼近年内高点,处于近年来大豆库存高位,同时港口消耗量也有所上升,但其消耗速度远低于进口增速导致港口大豆库存居高不下。油厂在前期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带动下加紧压榨,其利润仍保持在100—200元/吨之间,随着冬季来临油脂需求相较豆粕为旺盛,所以不断增加的下游油脂供应会造成豆粕库存积压,后期厂家为尽快出货可能采取低价销售的策略。近期油强粕弱的形势将会造成豆粕期价被动上涨的局面。
3、 生猪价格持续走稳 饲料成本传导不畅
近期生猪市场总体走势较为平稳,全国销售均价12.79元/公斤,较前一周小幅上涨0.33元/公斤,比前期7月—9月两月快速上扬22%的速度大为缓和。猪粮比6.5:1,连续16周处于盈亏平衡线以上,同时生猪存栏量也有较大涨幅。目前天气进一步转凉,南方气温平均下降至20度以下, 从历史上看进入11月以后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将会有增无减,现货价格第四季度高位运行属于高概率事件,所以后期猪肉价格出现大幅下调概率很小;从存栏量上来看,今年5月开始形成底部拐点以后逐月增加,9月存栏量4.5亿头环比上升2.8%,连续两月增速达4.79%。从去年数据可知10月—12月生猪存栏普遍维持在4.65亿头左右,若今年需求没有太大变化预计后市对玉米、豆粕需求仍维持刚性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下图),09年9月生猪存栏量4.65亿头时,混合饲料用量为355万吨;11月存栏量达4.69亿头时,混合饲料用量为421万吨。但今年9月份存栏量同比减少2.3%,但饲料产量却明显超于去年同期的20%之多。可见饲料产量明显大于养殖需求,加上最近农业部公布的9月生猪屠宰量及肉类产量显示,全国规模以上的生猪屠宰量增速达6.6%,鲜冷藏肉产量增速达10%,可见下游猪肉供给相当充裕。 11月以后充足的猪肉供给将减弱对生猪的需求,生猪价格滞涨将会影响养殖效益,加上近期玉米豆粕供应充足但价格居高不下造成的饲料成本上升,预计后期饲料企业对高价豆粕的采购或将采取较为谨慎的观望态度,对豆粕市场形成压制。
二、 美联储再度量化宽松 中国政府面临调控考验
1、 美联储QE2再度增加热钱涌入风险
最近国际市场风生水起,再起波澜。美国由于经济数据持续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联储在议息会议后宣布,维持0—0.25%的利率不变,同时将于明年6月份前购买6000亿国债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来拯救美国经济。当天美元指数承压下行,随后英、法等国竞相贬值本国货币维持低利率不变。这几大经济体的决议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奠定世界范围内流动性依然充裕,从而增大我国输入性通胀风险,热钱将会不断涌入商品及其他投资市场推动价格继续走高。
2、 中国政府面临控涨考验 政策性风险大增
但国内市场较外围环境更加复杂,外有人民币升值压力,内有通胀增大风险,内忧外患将考验着我国政府政策调控能力。11月1日公布10月份PMI为54.7%,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保持连续三个月上升态势。但具体数据分析可知,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升幅最大达69.9%,并连续三个月超过60%,可见原材料上涨显著增大,我国制造业成本压力进一步上升,企业利润不断被削薄。而马上公布的CPI指数专家普遍预测将达4%,其中食品涨价仍然是推高CPI的主要动力,为达成全年CPI控制在3%之内的目标,后期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在11月2号发布的第三季度央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我们也能看出,现我国对发达经济体资金流入高度重视,并且对于此次QE2的不正常资本项目流入将制定措施进行制止或对冲干预,同时多部委联合制定控制物价上涨及房地产相关部门酝酿对房价的直接干预等。这一系列措施一方面足见政府调控决心,另一方面政策推出的严厉程度将会大大影响四季度整个商品市场的走势,后期应着重关注政府面消息,对于高位跟多的投资者应谨慎防范意料之外的调控措施给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综上所述,在高出口需求的支撑下后期CBOT美豆继续走高仍将继续向国内市场传导,同时全球泛滥的货币流动性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宏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将是未来推动这波上涨行情的主要动力,再加上大多数看好后市的投资情绪预计未来通胀作用下的豆类市场仍将继续走强。但由于大豆的巨幅供给、港口库存消化能力有限及下游饲料成本传导不畅等问题将会拖累豆粕价格顺畅上行,更应该注意的是第四季度政府调控通胀的力度逐步增强的预期将会增大豆粕市场的系统性回调风险。操作上,笔者认为豆粕期货对比较为强势的豆油现阶段并不是最好的投资品种,较弱的基本面并不支持继续追高,可待回调时少量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