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来看,受隔夜外盘走高带动,期价减仓小涨。由于南美迎来降雨以及中阿豆油贸易恢复将对美豆需求带来一定抑制,而随着国内豆粕期价不断创出新高,市场高位分歧加大,大连豆粕短期调整的压力渐强。不过在全球商品市场看涨的大环境下,豆粕整体多头格局料仍将保持。
外盘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14日收盘上涨,由于强劲的出口需求和美元走软带来的整体强势支持了豆类期货市场。其中,10月期豆粕上涨0.3美元/短吨,收于325.5美元/短吨。对中国新的出口销售和美元走低的价格支持导致的强于预期的大豆压榨量吸引了对通胀担忧的投机买盘者。大豆产品期货与大豆期货一起上涨,也是受到支持性的需求前景的支持。
据10月14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将2010年美国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下调了7500万蒲式耳,为34.08亿蒲式耳。全国平均单产数据下调了0.3蒲式耳,为44.4蒲式耳/英亩,而收获面积数据下调了120万英亩,为7680万英亩。强劲的销售形势促使美国农业部将2010/11年度大豆出口数据上调了3500万蒲式耳,达到创纪录的15.2亿蒲式耳。产量和用量数据的调整导致2010/11年度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下调到了2.65亿蒲式耳。
据布宜诺斯艾利斯10月14日消息,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周四公布的周度作物报告称,阿根廷上周农作物产区的阵雨将继续提升大豆播种条件。交易所称,“目前天气条件很理想。”交易所称,阿根廷农户预计将2010/11年度的大豆播种面积削减至1870万公顷(4620万英亩),较去年下降1.3%。
国内方面,中国发改委官员称,中国须忍受更高的物价上涨率,现在加息,不仅难以控制通胀,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中国社科院近日也建议,政府对价格控制的目标不宜定得太低,可考虑上调至4%左右。由此可见,政府对通胀压力的容忍度有所提高,在全球市场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商品市场看涨心理仍较强,国产大豆现货价格仍处于易涨难跌的局面。
消费方面,四季度通常是国内养殖业的需求旺季。同时,节后养殖业市场逐步回暖,猪肉价格再度小幅上升,上周国内36个大中城市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4%。后期市场补栏意愿将继续增强。在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殖业依然向好的前提下,豆粕需求仍然保持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