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考产团一行来到北安市谷源公司,这是一所在当地规模较大的粮食收购企业,大豆主要销往益海等油厂,该公司昨日大豆的收购价格是1.87元/斤,当日卖给油厂的价格是2元/斤。谷源公司董事长郝立文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北安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约在3470万亩,今年当地大豆生长状况不错,单产一般在320—330斤/亩,总产约在110万吨以上,这是近年来相对不错的收成。不过郝立文表示,虽然目前现货市场大豆收购价格仍然看涨,但农民明年继续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并不高。“从经济利益考虑,明年当地大豆的种植面积肯定将呈下降趋势。”郝立文称,据他所知依安周边地区有些乡镇已经计划将大豆种植面积下调20%左右,一些农场的下调幅度甚至达40%。
根据一位市场人士估算,以亩产350斤,每斤1.9元的收购价计算,除去每亩410元左右的种植成本,一垧(15亩)大豆的种植收益约在三千多元,而一垧土豆的种植收益能达到2万元以上。即使相比种植成本稍高、更为费时费工的玉米而言,种植大豆的收益也低一两千元。对此郝立文认为,大豆的市场价格至少要达到2.5—2.7元/斤时,大豆的比较收益才能和玉米持平。
对于郝立文的观点,北安市红星农场的负责人王文富也表示赞同。据他介绍,今年红星农场的38万亩耕地中,大豆的实际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相比去年的23万亩有所下降,且明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降至15万亩左右。“虽然现在大豆价格依然呈现上涨趋势,但不足以平复大豆相对其他作物较低的比较收益。”郝文立表示,近些年来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一直在这种比较收益的劣势下趋减,“看似一些销往关内的商品豆售价较高,但其对品质要求很高,而且数量较少,根本不会改变这种趋势。”
此外,根据大豆的特性,今年种大豆的耕地明年将难以再次种大豆,只能改种玉米等其他作物,这也会减少当地大豆的种植面积。
不过出于种植习惯、成本和天气等原因考虑,部分农户和地区的大豆种植也保持了相对稳定。在记者昨日的走访中,黑龙江传统大豆产区孙吴县一位姓侯的粮商表示,近年来当地大豆的种植面积没有大的变化,产量也一直稳定在30万吨左右。整个黑河地区稳定在200万吨左右。原因是这里的纬度较高,气温也相对更低,玉米在此地难以生长,因此大豆成了当地农民为数不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