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来看,美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对大豆供给吃紧的预期以及南美巴西大豆生产的潜在威胁为豆类市场提供支持,再加上周边谷物市场在全球供应忧虑支撑下价格的强势格局也将对豆类形成带动,国际豆类价格仍处于抗跌态势。而国内进口大豆成本较高以及国储政策预期均对价格形成支撑,再加上技术面强势,大连豆粕上行的趋势仍将继续保持。
外盘方面,市场继续担忧全球作物吃紧的供给,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12日收盘上涨。其中,10月期豆粕上涨6.3美元/短吨,收于329.4美元/短吨。由于干旱天气,南美大豆种植开局缓慢,导致交易商将可能的疲软收成风险贴现进价格中。
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截至10月10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64%,前一周为64%,去年同期为65%。收割率为67%,前一周为37%,去年同期为22%,五年均值为48%。落叶率为95%,之前一周为88%,去年同期为88%,五年均值为93%。另外,截至10月7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3792.1万蒲式耳,前一周修正后为2647.6万蒲式耳,初值为1636万蒲式耳。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累计为1.07079亿蒲式耳,上一年度同期为6607.8万蒲式耳。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参赞报告显示,2010/11年度印度大豆产量将达到960万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930万吨,上年的实际产量为900万吨。参赞还表示,2010/11年度印度国内大豆用量预计为107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的850万吨,上年为840万吨。其中大豆加工量将达到92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的710万吨,上年为700万吨。
据中国商务部10月12日消息,中国商务部发布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显示,本期豆粕进口实际装船0.25万吨,本月进口实际装船0.91万吨,下月进口预报装船0.97万吨。本期实际到港0.61万吨 ,下期预报到港1.87万吨,本月实际到港1.22万吨,下月预报到港2.46万吨。
据商务部10月12日消息,商务预报:各地积极组织货源,节日市场供应充足,肉类价格小幅上涨。上周(10月4日至10日)国内36个大中城市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4%。国庆过后猪肉消费量阶段性回落,预计短期内猪肉价格将逐渐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