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农产品接棒轮动大旗还能扛多远?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10-12  
     近日以来,国际农产品期货揭开了疯狂的一幕,10月8日外盘农产品全线涨停,次日再次大幅高开,促使国内多头信心大振,自开盘起,将当日价格死死锁定在涨停板处。从棉花的一路飙升至谷物类的二度崛起,再至豆类油脂沉默中的爆发,农产品已经当之无愧成为当前市场中闪耀的新星。

    从期货市场整体行情衍变来看,自2009年经济走出危机阴霾后,金属首先发动多头战车,随后原油走强带动能源化工期货品种一度强势,而在农产品第三棒的传导上多次不尽人意,市场将这种现象更多的归咎于农产品年度供给充裕压抑价格上行空间。时至今日,从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报告来看,虽然大幅下调2010年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产量预估及结转库存预估水平,但数据上,调后的新年度大豆产量为34.08亿蒲氏耳,去年丰产的数据尚不足34亿蒲氏耳。如果说长期以来压抑豆类上行的主因素为供给充裕,那么目前这一问题仍未解决。解释当前上涨的原因,更多的来自于谷物以及其它粮食作物价格上行带来的比价效应,以及流动性充裕形成的轮回炒作。证券市场上有蓝筹-中小盘-垃圾股的轮动式传导效应,期货市场上这种效应也随着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越发明显,金属-能源-农产品之间传导逐渐形成。不过值得注意的,证券市场上垃圾股的启动往往会成为一个"轮回"的尾声,随后开启新的行情。那么,当前期货市场的传导已经交给末棒农产品,最后的价值洼地已经进入加速回补的阶段,多头战车还能行驶多远?

    从历史的统计来看,第四季度是农产品的强势周期,除了供需因素外,也有人为因素影响。当前美豆进入丰收季节,11月份以后,将陆续上市并出口,在此之前抬拉CBOT粮食价格有助于提升出口价格,获得超额利润。另一方面,南美大豆也将迎来新一轮天气炒作周期,美国农业部刚刚大幅下调了新年度供给预期,市场还未完全消化,未来国内春节备货也将提供利好支撑,所以一两个月内,农产品价格强势有望维持并进一步发展,但我们担心的是农产品强势周期过后(1月份前后),原本供给充裕的豆类油脂在失去最有利的支撑后,将面临一定的风险,整个期货市场在农产品疯狂过后也存在较大级别回调的可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