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豆粕1105合约开盘于3198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格低开60元,开盘后豆粕价格小幅反弹,不过尾市价格再度回落,全天最高触及3225元/吨,最低触及3179元/吨,最终收于3184元/吨,较前一日收盘价格下跌74元,全天成交1191518手,较前一日增加50462手,持仓量增加103700手,达1526974手。
国内部分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平稳,其中山东日照、青岛港口进口大豆分销报价为3800元/吨-3820元/吨(开票价),成交价略低,近期货源相对不多,采购方较为观望。
昨日国内多地豆粕现货价格涨跌不一,四平工厂报价3300元/吨,跌20元;长春工厂报价3300元/吨,跌20元;河南周口报价3420元/吨,涨30元;秦皇岛报价3340元/吨,跌20元,较节前上涨40元;山东烟台报价3360元/吨,较节前下跌40元;连云港报价3360元/吨,涨30元;长沙工厂报价3460元/吨,较节前下跌90元;广西防城工厂报价3370元/吨,涨20元;泉州工厂报价3330元/吨,涨50元。
十一期间商品市场继续维持强势,虽然美豆价格稍有调整,但整体上涨趋势并未受到破坏,暂时的调整将使未来的上涨变得更加有力。美元汇率的不断下挫也将对农产品价格构成重要支撑。当前世界各国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做法异常坚定,本月5日,日本央行意外决定将隔夜拆款利率下调至0.0%-0.1%区间,旨在缓解日圆走高和通货紧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表示,在断定物价走势已经稳定之前将继续维持实际上的零利率政策。就在同日,澳大利亚央行连续第五个月将隔夜拆款利率维持在4.5%不变,这出乎了市场加息25个基点的预料。目前全球都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各国都在通过货币政策来避免本币的大幅升值,经济二次探底仍是各国最大的担忧,不过这却导致流动性的泛滥,资本的过度流动将继续加剧通货膨胀的影响,商品价格上涨仍未停止。
从大豆基本面来看,当前南美天气的不确定性仍将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虽然前期的降雨对令南美农民的播种得以展开,但如果未来降雨仍然偏少,大豆仍将面临重新播种的风险。今晚美国农业部将会公布10月份农作物供需报告,美豆丰产的压力基本已经被市场消化,从9月末的连续上涨就可看出空头表现异常的脆弱。19位分析师对美国大豆单产的平均预估为每英亩44.895蒲式耳,高于美国农业部9月的单产预估每英亩44.7蒲式耳,如果这一数字被证实是正确的,那么将打破纪录。分析师对大豆产量的平均预估为34.75亿蒲式耳,略低于美国农业部9月预估的34.83亿蒲式耳。预估区间介于33-35.71蒲式耳。分析师认为来自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农业服务机构的数据说明农户的大豆播种面积要低于美国农业部6月预估的7890万英亩。
从技术形态上来看,当前豆类品种仍在上涨趋势当中,9月20日形成的跳空缺口仍然具有强烈支撑作用,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多单。如果豆粕调整至3150元/吨附近时可适当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