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来看,美豆收割进度良好,市场担心新作的上市可能令即将公布的季度库存报告数据影响偏空,且南美产区天气改善,美豆短期上行动能受到抑制,而国内大豆增产上市的压力以及低迷的现货行情拖累下,市场也缺乏上涨动能,且双节备货基本结束,国庆节后饲料需求料将趋淡,大连豆粕市场追涨风险较大,节后有调整的可能。
外盘方面,由于消退的技术强势和政府本周报告之前的获利了结拖累市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27日收盘下跌。其中,10月期豆粕下跌1.8美元/短吨,收于311.4美元/短吨。
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截至9月26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63%,前一周为63%,去年同期为66%。收割率为17%,前一周为8%,去年同期为5%,五年均值为13%。落叶率为77%,之前一周为60%,去年同期为59%,五年均值为72%。截至9月23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862.2万蒲式耳,前一周修正后为1286.3万蒲式耳,初值为1207.8万蒲式耳。2009年9月17日当周大豆出口检验为775.7万蒲式耳。
美国2011年1月交货的大豆9月28日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4,112元/吨,升帖水为120美分/蒲式耳,国际运费为59.13美元。南美2011年5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893元/吨,升帖水为39美分/蒲式耳,国际运费为55.07美元。
据贸易商9月27日表示,印度贸易商已经签订了约30万吨新季豆粕出口合同,11月到12月船期。价格为每吨368-382美元。据印度贸易商称,2010/11年度(4月到次年3月)印度Ruchi公司可能出口140万吨豆粕,比上年增长75%,因为东南亚国家的需求提高,大豆增产。2010/11年度印度Ruchi公司可能加工220到250万吨大豆,高于上年的140万吨。
据黑龙江省农委称,截至9月25日,黑龙江省已收割大豆3386万亩,完成50%,收割期较常年提前5天左右。大豆单产形势良好,市场预期2010年黑龙江大豆产量有望超800万吨,大豆收获预计将于10月初基本完成,随着新豆陆续上市,国内供应压力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