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来看,外盘在美国农业部9月报告前市场将谨慎,再加上新豆收割工作已经缓慢展开,令期价上涨承压。而国内市场也面临着明显供应压力以及抛储的可能性影响,大连豆类高位上涨阻力较大。不过,国内养殖业复苏强劲以及双节临近提振饲料需求,这对豆粕价格有良好支撑作用。预计整体走势将维持震荡格局。
由于美国农业部10日报告之前市场出现平仓,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9日收盘下跌。其中,9月期豆粕下跌1.8美元/短吨,收于305.5美元/短吨。交易商称,市场对中国调查橡胶期货交易焦虑帮助拖累市场隔夜走低。
一高级行业官员周三称,印度贸易商已经签约出口150,000-200,000吨新作豆粕,新作大豆作物将在本月末开始收割。该官员称,贸易商签约的价格为每吨367-378美元。印度主要向东南亚国家出口豆粕。过去几个月印度豆粕出口下降,因当地价格高于国际价格。但出口正在改善,因全球价格涨幅已经远远高于印度当地价格涨幅。该官员称,在自10月1日开始的下一市场年度中,印度豆粕出口总量料将增加20%,至约300万吨,今年出口量预估为250万吨。他补充称印度9月豆粕出口量预期将达到350,000-400,000吨。
另外,巴西政府旗下的作物供应中心Conab周四表示,该国2009/10年度大豆作物产量预计为6870万吨,略高于8月初预估的6850万吨。巴西于5月完成大豆作物收割。2008/09年度,大豆产量为5717万吨。
海关总署9月10日消息,中国海关总署9月10日公布初步统计数据显示,1至8月份大豆进口3553万吨,同比增长20%。中国7月份进口大豆495万吨,低于6月份的进口量620万吨。此前,中国商务部预计8月份中国进口大豆量将达到456万吨,较7月份减少8%,但同比增长46%;并预计9月份中国进口大豆量为434万吨。
据商务预报显示,随着学校开学,猪肉需求阶段性增加,国内价格小幅上涨。进入秋季,肉类需求稳步回升,预计中秋节前国内猪肉价格稳中略升。国内豆类现货报价基本持稳,油厂提价步伐放缓,饲企及贸易商接货不积极,市场需求一般。不过由于远期进口成本的提升以及养殖业的复苏,油厂降价的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