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来看,国内养殖业复苏强劲以及双节的临近提振饲料需求,这对豆粕价格有良好支撑作用。但目前市场缺乏新利好题材以及大豆丰产上市的季节性压力逐步显现,美豆短期上行空间还将受限。而国内方面,进口豆供应充足,且国储陈豆可能抛储,在这种情况下,大连豆类上涨的持续性并不乐观,预计整体走势将维持震荡格局。
据Informa经济公司9月6日表示,2010/11年度(9月到次年8月)全球大豆产量可能达到2.603亿吨,相比之下,早先预测为2.607亿吨,上年为2.592亿吨。其中,美国大豆产量为935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9220万吨,上年为9140万吨。巴西新豆产量可能达到6830万吨,略高于早先预测6800万吨,上年为685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可能达到525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5450万吨。
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6日称,趁近期价格上涨,阿根廷农户销售大豆,截至8月最后一周,阿根廷2009-10年度大豆销售完成逾四分之三。阿根廷2009-10年度大豆产量创纪录高位,为5460万吨。据交易所称,截至8月最后一周,已经销售了4200万吨。出口商已经向海外买家销售3210万吨大豆。其中2000万吨大豆被压榨成豆粕、豆油及生物柴油用于出口,1210万吨大豆未经压榨直接出口。
国内方面,中国中纺集团公司副总裁栾日成周一表示,2011年中国大豆日压榨产能有望增至35万吨左右,而总压榨产能有望突破1亿吨。栾日成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今年大豆日压榨产能约为30万吨左右。中国中纺集团公司是重要的农业大宗商品和纺织品国有贸易商。栾日成还称,该公司还预计中国的棉花、大豆和植物油的进口将稳步增长。
此外,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三天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将陆续降温4-8℃,局部地区将降温10-12℃,9月的冷空气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逐渐增强。从目前的天气情况看,产区大豆生长遭遇早霜的风险较大,产量将受到一定威胁,对市场有潜在利好影响。不过目前国内进口大豆库存供应仍显充裕,未来几个月进口豆到货量仍将维持在高位,同时国储还有大量陈豆库存存在轮储需求,这也给市场形成了较大心理压力,因此国内豆类价格高位上涨仍面临较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