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农产品涨价探源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8-30  
     粮食价格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

    今年玉米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小麦价格也节节攀升。这其中除了主产区减产影响市场供应以外,还有国家政策调控的效应,以及灾害天气下物流不畅引起的瓶颈效应。

    托市收购政策逆向调控

    2005年以来,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和确保粮食生产,国家对水稻和小麦出台了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玉米和大豆实行临时收储政策。

    另外,还实行农业“四补贴”,即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但是,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并对粮食价格产生了影响。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农村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李国祥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表示,补贴政策的设计是好的,最低收购价格的设计也是好的,这两个政策的主要问题在于不协调,不能很好地融合起来,政策在发挥动态性调节生产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就玉米而言,去年国家在判断粮食丰收的前提下,继续在东北产区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并对西南16个饲料消费省份和中央直属粮食企业采购东北地区新产玉米给予70元/吨的补贴,这种托市收购政策逆向调控对玉米价格上涨形成明显的支撑作用。

    物流不畅的瓶颈效应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粮食物流不畅常常是引发价格阶段性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的粮食流通渠道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宁辉对本报记者表示,首先是粮食储备分布点的不合理,很多地方储备跟不上;另外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不通畅也给流通造成了问题,东北粮食运不出来和粮食运不进偏远山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就更加凸显出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东北产区粮食入关到西南销区的铁路运力紧张,不足需求的20%;同时,中央储备粮跨省移库占用运力一半以上。

    有数据显示,目前到北方港口的铁路粮食专用运输车5000辆,其中跨省移库占用3000辆,挤占了正常的市场粮食运力,进一步加剧了运力紧张局面。

    运力紧张导致西南销区供货不及时,部分企业担心拿不到粮食而产生恐慌心理,加剧了价格波动,推动阶段性、区域性粮价走高。

    成本推动粮食价格上涨

    粮价上涨之所以牵动各方的敏感神经,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粮价带动物价的上涨,给管理通胀预期和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带来了挑战。

    但李宁辉表示:“是粮价上涨推高了CPI还是通胀造成了粮价上涨,这是鸡和蛋的问题,本来就很难理清。”

    李宁辉认为,总体来讲,大宗农产品的供需情况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化,目前处在略有盈余的紧平衡状态。粮食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成本推动,其中包括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还有土地机会成本的上涨。

    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昌平日前也指出,在土地的收益方面,造房子的收益比种庄稼至少超前了20年。

    他还算了一笔账,近25年来,公务员的工资上涨了60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20倍,而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仅仅上涨6倍。因此,农产品本身就是一个价值洼地,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容易成为炒作的对象。

    我国农业的弱质特征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农产品的定价权更多地掌握在中间渠道商的手中,渠道的强势和生产者的弱势使得农产品的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影响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

    目前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体系已经在制约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李昌平认为,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小岗村式的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了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应该促进农业规模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加强粮食生产者的定价能力,削减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他们对农产品价格趋势的预判能力,防止羊群效应加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我国农业从家庭为主的生产体系到规模化发展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要实现这一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李宁辉就此表示,只有到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集中起来并流转到公司或者种粮能手的手中的时候,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取决于整个国民经济水平及工业化发展程度和规模。

    李宁辉还表示,在目前阶段,在兼顾保护农民利益和保证粮食生产的问题上,国家提供补贴仍是最佳的方式。

    农业的结构性矛盾

    在短期农业弱质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农业的结构性调整成了农产品涨价的结构性诱因。

    李国祥指出:“这些年我国农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地方政府对搞农业生产积极性不是很高,因为农业生产没有税收来源,积极性也不高,对农民的支持也都跟不上,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比较大。”

    当粮食作为直接消费,即口粮的利润偏低的时候,深加工的相对高额利润在引诱更多的粮食资源用于工业用途,在粮食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了需求关系,从而给价格异动埋下了伏笔。

    以玉米为例,2000年到2007年间,玉米食用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3.45%,饲料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26%,而工业需求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0.45%。

    今年,由于淀粉、淀粉糖、酒精等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粮食深加工效益好、开机率高,产区粮食深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新粮,并通过上调收购价格与其他入市企业争夺粮源,因而玉米价格被大幅推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