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炒作余地不大,内外大豆预期增产
本年度,尽管国内外天气灾害频发,但整体看来对大豆及其他油脂油料品种的影响并不明显。目前美国大豆最关键的生长时期即将结束,但市场预期天气状况依然良好。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仍保持在66%这一较高水平,同时开花率和结荚率也明显高于数年均值,美国农业部预测2010/2011年度美豆单产有望达到44.0蒲式耳/英亩的历史高位,因此美豆产量有望再度创出历史新高或至少接近纪录水平。根据美国某私人机构的最新预测,美国2010/2011年度的大豆产量为35亿蒲式耳,高于美国农业部8月预计的34.33亿蒲式耳。
国内方面,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最新消息称,尽管黑龙江今年的大豆播种一度因春寒而延迟了10天,但作物生长期的天气良好,该省大豆产量料将获得10%左右的增长,黑龙江的大豆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可能会在下月对其8月报告中的国内大豆产量数值进行上调。
需求未必能如期启动,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实际上,油脂品种前期如火如荼的大涨行情的核心动力在于市场需求转旺预期。一方面,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月度供需报告和周度出口销售报告不断显示,中国对豆类、油脂的市场需求极其旺盛。另一方面,国内中秋节和国庆节日益逼近,现货贸易商纷纷提前备货,油脂现货价格不断攀升。同时,在生猪价格持续反弹的影响下,饲料需求增加,国内豆粕现货价走强,而豆粕和豆油价格的上涨则给大豆压榨厂商带来了获利机会,油厂采购大豆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贸易环节一般都具有追涨杀跌的特征,其采购并不会影响到最终消费水平。近日,豆油、棕榈油现货价格跟盘下滑,国内贸易商的出货意愿明显加强,一些库存压力比较大的港口油脂贸易商纷纷降低报价,且实际成交价格还有50—100元/吨的议价空间。从全国各主要地区来看,上周豆油的现货市场价格均有50—200元/吨不等的下调,市场均价接近月初时的水平,慢涨快跌特征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当前油厂大豆压榨利润已经开始回落。
据最新监测数据,国内主要地区豆油库存仍在100万吨以上,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近60万吨,同时,我们还有600多万吨的港口大豆库存以及国储库中的500万—600万吨国产陈豆和140万—180万吨的菜油。总的来说,终端消费并未有效放大,贸易商节前备货导致的“库存转移”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库存压力问题。后期,国内现货市场的销售情况以及国储抛售动态(不少地区国储库存爆满)值得重点关注。
主要做空风险——美元走势和通胀水平
美国政府近期公布的就业数据等接连超出市场预期,这预示着美国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可能没有早前想像得那么好。在这种背景之下,美元成了所谓的“避险资产”,并得到投资者“青睐”,而美元的走强则自然而然地中止了大宗商品的强势格局。笔者认为,值此经济复苏之际,市场反复性强,美元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国际地位的世界货币,往往“涨跌都有理”,所以,未来美元走势如何还有待观察。
尽管国内7月份CPI同比大增了3.3%,但预计后期会逐步回落。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在全球供应现状的支持下,重蹈2008年粮食价格飙升覆辙的概率较小,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大;二是国内下半年经济将逐步放缓,CPI非食品部门面临下行压力;三是政府手中控有大量粮源,打压农产品价格意愿比较坚决。而不确定因素则主要是看天气灾害影响、能源价格的调整等是否会大幅高于预期。
资金、持仓状况和技术分析
相比小麦、玉米等农产品而言,资金对豆类油脂的做多兴趣略微小一些。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截止到8月17日的持仓数据,豆油期货的总持仓量有明显回落,预计基金净多单量很快也将大幅缩减,这一点虽然暂时还无法从CFTC的数据中得到验证,但我们可以从持仓走势中看出端倪。无论是芝加哥市场还是大连市场,资金从豆油品种中撤出的意图和迹象很明显。从技术上看,美豆指数有望在1000美分/蒲式耳上方停留数日,美豆油指数也在40美分/磅处获得了暂时性支撑,国内豆类油脂品种则有可能在近日展开技术性反弹并回补前期跳空缺口。随后,油脂品种有望走出一波振荡下跌行情,其中豆油Y1105合约的第一目标价位在7700元/吨左右。
综上所述,随着天气市逐步进入尾声,市场缺乏新的利多题材,而来自基本面的压力则将带领豆油期货进入弱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