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脂油料总产量增长缓慢
近两年来,由于全球极端恶劣天气频发,部分油脂油料作物产量出现不同程度减少,导致全球植物油总产量增长比较缓慢。从下图来看,近几年来虽然全球植物油总产量维持增长趋势,但增长比较缓慢,相反消费量却呈现大幅增长,目前消费已经接近产量水平,整体呈现紧平衡状态。
近期油世界将全球油菜籽产量继续进行下调,从之前的5677万吨调至5607万吨,比上年减少5.3%。主要是由于菜籽主产国加拿大及欧盟、中国等地菜籽生长情况不佳。对于中国来说,2009年下半年的持续干旱天气导致油菜籽播种出现困难,而后在出苗期间又遭遇低温天气,出苗情况很差,紧接着,开花期长期遭遇低温天气,收割期遭遇降水,油菜籽受精不良,油菜籽出油率降低,2010年油菜籽减产成为定局。而作为世界油菜籽主产国加拿大,由于春季天气多雨,制约了油菜籽播种,今年产量也不容乐观。油世界预计,2010/11年度中国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180万吨,比上年减少7.8%。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为1000万吨,比上年减少了15.3%。欧盟油菜籽产量为2044万吨,比上年减少5.4%。
在2009年厄尔尼诺异常天气出现后,通常来年拉尼娜天气会紧接着到来,美国气象局发布数据显示拉尼娜一般在来年夏秋之际降临,通常会给东南亚棕榈油生产国和美洲干旱的大豆出口国带来更多雨水,对当地作物产量会带来一定影响。对东南亚地区来说更多是导致油棕出油率降低,影响到棕榈油总产量。近期油世界预计全球2010年棕榈油产量虽然会因为印度尼西亚种植面积扩大而出现增加,将达4,690万吨,但是增幅将明显放缓,只有160万吨,远低于2009年的200万吨以及2008年的440万吨。
油脂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据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局(ABARE)发布的最新报告表示,因为中国和印度消费提高,以及一些国家生物燃料行业发展良好,2010/11年度全球植物油消费量将增长5%。
由于印度油籽种植面积相比庞大人口来说已经明显不足,为了满足国内植物油需求,每年需要进口大量食用油。尤其是近两年,由于印度本国油籽种植成本太高(每吨食用油生产成本比世界平均生产成本高50美元),加上天气的不利影响,因此大量植物油涌入国内。
未来伴随着印度人口大幅增长,植物油需求量还将呈现进一步上涨。根据印度政府前期公布的一份新的人口状况分析报告,该份报告指出,印度目前拥有11亿人口,到2026年,人口将再增加3亿7100万人,超越中国目前的13.5亿人口,成为未来人口最多国家。而印度人均植物油消费量每年将呈现4%的增长率,这意味着未来印度植物油需求量将会更大。据美国农业部表示,2009/10年度印度植物油消费量预计增长4.4%,达到1540万吨,而棕榈油将占到植物油进口总量的80%,这也说明未来印度需求将可能成为国际棕榈油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下图显示的是近几年来棕榈油几个主要消费国的消费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印度已经明显超越其他国家成为棕榈油的主要消费国。
而中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口,植物油需求每年呈现刚性增长。近几年来,由于国内油料作物产量增长潜力有限,国内消费的植物油主要依赖进口,尤其是棕榈油几乎100%是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口,豆油近几年来进口量也呈现增加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大豆播种面积不断减少的缘故。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1978年我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仅为1.6公斤,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食用植物油的消费增长很快,人均食用油消费以每5年增加1公斤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已经达到18公斤左右,甚至在某些中心城市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已经达到25公斤。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美国的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已经超过35公斤,欧盟更高逼近40公斤,是中国的2倍多。未来中国增长潜力还很大,这将会成为支撑植物油价格的重要因素。
另外,受拉丁美洲、北美和欧盟生物燃料掺混政策的影响,近几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大幅提高,其对原料豆油、棕榈油等油脂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巴西政府从2010年1月开始将把生物燃料掺混率从4%上调到5%,由于豆油作为主要原料,生物燃料产量进一步提高,必然大量消耗豆油,导致出口量下降,而由于巴西是世界主要豆油主产国,其豆油出口量的下降必然对国际豆油价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同样,美国以及欧盟的生物燃料用量提高也将导致豆油、菜籽油用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