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出口需求强劲,旧作库存持续紧张
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截至7月22日当周,美国大豆净出口销售量为148.32万吨,超出市场此前预估区间70万-125万吨的上沿,这已是该数据连续第4周超出预估区间的上沿,其中旧作净出口销售量为33.9万吨,较前一周显著提高,并且较前4周平均水平增加4%,中国进口量为23.5万吨,占比为69.3%。上述数据显示美豆出口销售非常强劲,旧作大豆的销售也并没有削弱,而中国对于进口大豆的强势需求是美豆出口需求强劲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于旧作大豆的需求。
出口需求连续处在高位使得美豆旧作库存偏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7月供需报告显示,2009/2010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1.75亿蒲式耳,较上月下调1000万蒲式耳,上一年度为1.38亿蒲式耳,结转库存虽然较上年度有所提高,但仍然处于历史低位。偏低的旧作库存每年都是市场炒作的焦点,因为这个时期正是新旧作物交替的真空期。8月份是本市场年度的最后一个月,出口需求强劲和旧作库存紧张的题材更为市场所重视,未来在这两个因素的支撑下,美豆向下空间有限,其振荡上行是主流趋势。
拉尼娜现象正在形成,或将威胁美豆单产
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典型性气候模式,它会对全球传统的气候状况形成冲击。一般来说,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会使得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的海水异常偏冷,美洲西岸易出现极端的干旱少雨或者较冷的天气,会造成当地农作物的大幅减产。统计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出现的拉尼娜气候现象的年度美豆的单产情况,我们发现在近50年的时间周期里,比较明显的发生拉尼娜气候现象的年度有15年,这些年度美豆单产大部分都低于正常的趋势单产,这说明拉尼娜现象对于美豆减产有很大的作用。
而据美国国家海洋和气象管理局(NOAA)最新公开的资料显示,今年拉尼娜现象正在赤道太平洋海域发展,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偏冷的状况正在增强,并向太平洋其他地方扩散,预计拉尼娜现象可能在今年7—8月形成,并持续到2011年。观察近来世界各地的气候状况,我国南部地区洪涝灾害不断,东南亚地区暴雨持续,以及南美洲异常偏冷的气候状况都是拉尼娜现象的前兆。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必然会对美国的气候模式产生影响,更大的可能是美国出现干旱少雨的天气,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美国三角洲地区干燥酷热的天气持续对早熟大豆生长非常不利,如果这种天气模式扩散到中西部,那么美豆预期增产的概率大大降低,也不排除出现减产的可能。
后期进口大豆趋缓,高库存有望回落
自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进口大豆数量持续攀升,6月份达到了创记录的620万吨的月度进口量,前4个月的月均增长率为21.7%,高进口量使得我国大豆供应非常充足,一直压制连豆期价难以跟随国际市场豆价上涨,豆市出现了“内弱外强”的格局。不过,未来数月大豆进口量可能趋缓,商务部预计7月份大豆进口量较6月份有所降低,并且8月份到港大豆数量将大幅减少,这将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进口大豆数量的减少将使得高库存的状况得到改善。据了解,当前进口大豆港口库存在650万吨左右,较之前的记录高位670万吨有所降低。并且现在大豆的压榨利润大幅提升,以大豆、豆粕及豆油的现货价格来推算,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在150元/吨左右,而国产大豆的压榨利润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这将使得沿海压榨进口大豆的油厂开工率非常高,会快速消耗大豆库存。所以在进口大豆数量趋缓和压榨利润提升的情况下,后期进口大豆高库存有望回落,其对国内大豆价格的压力也将减轻。
养殖业恢复提振豆粕需求,连豆将获得支撑
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生猪价格已经上涨了近30%,当前各地生猪均价基本在12.5元/公斤,这主要是由于今年4月份以来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冻猪肉收储政策。生猪价格的上涨有助于提振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对于后期豆粕的需求产生有利作用。另外,南方水产养殖旺季在8月份来临,对于水产饲料的需求增加也会提振豆粕的需求,进而有利于大豆价格的上涨。
从更长期的四季度来看,由于节假日的增多,节日效应体现,对于肉类油脂的消费需求也将增加,这将长期提振豆粕、豆油的消费需求,所以整个四季度油脂和豆粕的价格都将会受到需求旺盛的支撑,那么价格自然表现强势,而大豆价格也将自油脂和豆粕的强势中得到支撑。
综上所述,在美豆出口需求持续强势和旧作库存紧张的背景下,大豆期价易涨难跌,而拉尼娜现象极有可能在8月份成型,届时将会对美豆生长状况造成威胁,期价自拉尼娜现象的风险升水持续增加,国内大豆基本面随着后期进口大豆到港量的趋缓和下游养殖业恢复对于豆粕需求的增加而渐趋改善,那么后期大豆期价极有可能是延续涨势,特别是连豆期价存在补涨的可能,因此,后期投资者应该保持多头思路继续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