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
文_本刊记者 钟岷源 特约记者 刘敏涛 发自福州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粮食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稳民心、平物价、保民生的特殊商品,而粮食安全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2010年7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再次强调中央扶持粮食生产的力度不会减弱。此前,他就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批示多次,指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这些年,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屡屡受到关注和提及,与国内国际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统计,由于粮价上涨,已经在大约36个国家引起粮食危机。中国作为一个以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的国家,在全球粮食危机的风暴下,要以什么样的力量和做法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呢?
就此相关的问题,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内著名农业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张晓山是中国农村经济学研究权威专家之一,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难以割弃的“乡村情结”,他熟悉农村、热爱农民,一年中有很多时间在各地农村调研。故此,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他更有深切的感受。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南风窗》:前些时候,《人民日报》记者专访农业部长韩长斌,文章的题目叫“饭碗不能端在别人的手里”,从这个角度延伸到我们说粮食安全问题,您是怎么看这个粮食安全的?
张晓山:“粮食安全”这个概念包括的基本含义是: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第二,在供给层面,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第三,在需求层面,确保所有需要食物的人都能获得食物。
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议论的话题。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市场在,就不愁买不到粮食。粮食生产没有垄断性,任何一块普通的地方都能够种植粮食作物,不像石油生产具有垄断性。只要出高价,总归买得到粮食。上述观点从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决定供求关系的理论角度来讲,是言之成理的。但考虑到粮食这种资源的特殊性,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给与需求格局的新动向,上述观点就很难被实践所认可。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虽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但城乡消费者对食品的绝对消费量,尤其肉禽蛋奶的消费量在上升。
由于气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农产品的供给也存在波动和不确定性,这样在食品供求上也会出现阶段性的某些农产品(如猪肉、蔬菜)供给的短缺,造成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上涨。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直接食用的粮食消费具有“刚性”特征,而且消费者对于该类粮食产品的消费预期具有超前性,该类粮食供求即使小有变动,也会导致价格的暴涨暴落,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大局。而如果真出现问题,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依靠刺激国内生产在短期内增加粮食供给是不现实的。国际形势波诡云谲,油价和粮价的走势变幻莫测,中国作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尚不掌握农产品的定价权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粮食出现问题,依靠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同样是不现实的。粮食安全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点还是要立足于国内的供给。
《南风窗》:有专家说过这样的话,“在中国,粮食安全并非是吓唬小孩的话”。中国的粮食究竟能否自给?
张晓山:1996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在正常情况下,中国粮食(含豆类、薯类)的自给率不低于95%,净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2009年中国净出口大米40.6万吨,玉米4.4万吨;净进口小麦89.5万吨,大豆4220万吨;粗略计算,2009年中国净进口粮食(谷物与豆类,不算豆油)4264.5万吨,当年粮食产量53082万吨,净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界定为当年产量加上净进口量)的7.4%,已经超出粮食白皮书提出的标准。
如果说要立足于国内来保障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自给率来看,这个目标只能算基本上实现了。但应该指出,中国当前满足城乡消费者需求和工业原料的农产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了国外的耕地和水资源。我曾根据2006年的数据从土地资源角度来计算中国农产品的供求平衡点,结论是在现行食品消费模式及与农产品相关的产业结构下,满足当前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至少需要耕地21亿亩,其中大约13%的耕地资源来自于国外。
我们常说,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如果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国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其中有1%的耕地资源,是通过粮食的净进口从国外借用的。这意味着中国已经由过去的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农产品需求存在缺口的国家。促进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体现政府的管理水平
《南风窗》:我们在几年前也以为中国的粮食供应短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幸亏一些信号引起了高层的警觉,致使政策得以调整。过去5年政府的农村工作可圈可点,那么,该如何评价近些年我国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效果?比如怎么有效地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保护主产区的种粮积极性等等。
张晓山: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两大贡献。改革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多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产优良品种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以及农业现代物质投入的不断增加,在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央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方针作用显著,200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
这里所说的种粮农民的主体应是以种粮为主业的专业种植农户,他们的收入应高于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和城市工人的收入。这部分农户应得到他们作为劳动者的报酬收入,但他们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者和经营者还应该拿到经营管理的收入,他们在农业生产上的物质投入应该得到投资的报酬。
由于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他们还应得到一部分风险收入。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就是要保证他们务农收入的稳定增长。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0年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年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通过价格刺激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政策的经常使用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2010年国家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斤分别提高3分、5分和1毛钱,小麦每斤提高3分钱,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粮食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南风窗》:谈及粮食安全,又怎样看待粮价和现在经济形势的关系?
张晓山:我国当前政策性粮食库存总体充足、国家调控能力较强。目前国有粮食企业原粮总库存超过4500亿斤,库存消费比达40%以上,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水平,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为2010年市场粮价和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粮食产量,潜力几何
《南风窗》: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万亿斤水平,粮食生产能力还有多少潜力可挖?比如技术的,土壤方面的等等。
张晓山: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粮食战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黑龙江、河南、江西、安徽、吉林五省制定粮食增产计划到2020年五省增产潜能将达到1070亿斤,超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制定的到2020年增产800亿斤的目标。展望未来,只要继续进行农业上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我国5亿吨以上的粮食生产能力能够保证。
《南风窗》:频发的自然灾害又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有多大?是否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普遍性的对于粮食安全大冲击的自然灾害?
张晓山: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发生,过去常说,农业收成的规律是“两丰两欠一平”,但从2003年到2009年,我国农业却实现连续7年增收,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供给充足。粮食总产量由2003年的43067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53082万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呈现稳步增加趋势,由2003年的149115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163455万亩;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稳步上升,由2003年的289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330公斤,2009年略有下降,也达到325公斤/亩;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也由2003年的333.3公斤/人增加到2008年的398.0公斤/人,2009年为397.7公斤/人。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势下,农业的连年增产和农副产品的充足供应是如何实现的?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物质技术装备得到加强,能更有效地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较快发展与完善,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为农业劳动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专业农户的涌现、粮食的核心产区的建立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风窗》:另外,还有个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问题,现在的状况是,主产区的产量能不能保住,因为除了自然灾害之外,主产区对于工业化的冲动更大,而主销区耕地减少,粮食要靠输入,这样一来,最后会不会谁都不顾全局的整体的利益?
张晓山:我现正在东北调研,刚走过的一个产粮大县,2009年全县财政收入仅1.46亿元,以前一直说的“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果说粮食安全属于政府应该为人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那为全国人民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粮食主产区也理应得到国家财政的扶持和倾斜。在工作中我们常说不能让干活的老实人吃亏;那在粮食安全这个大问题上,我们也不能让作出巨大贡献的地区和人民吃亏。这应该是一个基本原则。
外资粮企,虎视眈眈
《南风窗》:您觉得外资粮商粮企会垄断中国粮食市场吗?
张晓山:外国资本已经进入了中国农业和农业上下游产业,并控制了一些产业,如油脂加工企业,种子产业。外资的进入是产生鲶鱼效应,激活了中国的本土企业,还是在鱼池里放了一条鳄鱼,抑制甚至扼杀了民族产业,进而危及中国的粮食安全?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也很不一致。
在外资进入的问题上,未来的发展思路应该是以外资企业作为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种子企业的竞争对手和发展的动力,鼓励竞争,而不是保护落后。但为了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的有效供给,要正视外资企业与国内民营企业的规模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实,对外资在农业上下游产业的进一步扩张和垄断应有所警惕,加以抑制。我们反对的不应该是外资,而应该是垄断。要在竞争中着力于提高国内农业上下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南风窗》:农产品现在是资本的宠儿,但在这场炒作游戏的背后,您会不会觉得真正令人忧虑的仍然是粮食安全问题?
张晓山:投机资本不断介入粮食等农产品流通领域,试图以炒作方式谋取暴利。应对的基本之策是完善农产品供求的预警机制,努力保持各类农产品的供求基本平衡,加强权威性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等信息的发布工作,对擅自发布不符合事实信息的行为要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