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价格竞争力丧失 黑龙江油脂压榨企业陷入停工困局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7-15  
     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进口大豆620万吨,高于5月份437万吨的进口量,环比增加41.87%;2010年1至6月累计进口大豆2580万吨,较2009年同期的2209万吨增长16.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百万吨的国产大豆躺在国储仓库中难以销售,而作为国产大豆主要消化渠道的黑龙江油脂压榨企业却是“有米难以下锅”,纷纷陷入停产困境。

    黑龙江省富锦市是大豆之乡,周边油脂压榨企业林立。期货日报记者日前赴该地考察时发现,当地大量油厂陷于停产状态。据当地一大型油脂压榨企业金姓负责人介绍,春节以来企业就处于断断续续的停工状态,除了4月17日至5月17日生产1个月之外,其余时间均处于停工检修状态。针对停工现象,该金姓负责人表示,国产大豆在油脂压榨市场的竞争力基本丧失。“进口大豆相对国产大豆价格低廉,生产的豆油、豆粕成本要远远低于压榨国产大豆,导致国产大豆压榨企业销售半径越来越小,销售数量越来越低,企业亏损严重,不得不停工检修。”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在黑龙江大部分油脂压榨企业停工的背后却是国储库的“豆满为患”。

    据齐齐哈尔一国储代储企业邹姓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底,齐齐哈尔地区国储大豆数量保守估计在300万吨左右。该负责人表示,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下滑,国家为保护国内豆农利益,在东北地区启动保护价收购政策,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有效保护了价格下跌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国储收购政策对于维护农民利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国储大豆大量存储、油厂却普遍停工的现象,该负责人表示,国内外大豆巨大价差是主要原因。为理顺国产大豆销售渠道,国家先后向东北油厂分别给予210元/吨、160元/吨的加工及收购补贴。但随着补贴的结束和国储收购停止,油厂又陷入亏损状态,停工就成为必然选择。

    针对内地油厂的大面积停工和国储大豆的巨量存放,除了上述立场之外,部分业内人士给出了不同看法。

    福建长乐一大豆压榨企业就明确表示“不会使用国产大豆压榨”。该企业王姓负责人表示,除了价格高于进口大豆以外,国产大豆还将使企业面临着“北豆南运”的高额物流费用,货源亦难以有效保障,企业面临较大的运营风险。“进口大豆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价格低廉、货源充足、物流通畅,有利于企业正常运营。”

    “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可以考虑退出国内压榨市场。”某大型外资油脂企业一王姓负责人向期货日报记者说,国产大豆价格远远高于进口大豆的到港价格实际上已经宣示其竞争力的完全丧失,既然如此,国产大豆压榨企业一方面可以考虑退出国产大豆压榨市场,转而采用进口大豆压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国产大豆压榨企业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走高端差异化路线,使国产大豆品牌和进口大豆品牌区别开来,进而提升国产大豆压榨终端产品的市场价格,盘活国内整个油脂行业的困局。这样不仅可以使国家节省大量的补贴资金,还可以使企业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完全走市场化竞争之路,更方便快捷地消化掉国产库存大豆。

    对于“国产大豆走差异化高端竞争路线”的提法,上述金姓负责人表示部分认同。“不过实际操作面临不小的困难。”该负责人表示,首先是国产大豆压榨企业数量庞大,品牌混杂,具体品牌经营上存在一定难度;其次,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口径、资金等都不是一两个企业可以控制的;最为关键的是,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是否能够被市场所认同,毕竟价格是多数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

    上述人士还表示,一定时间内,国储大豆的巨量存放和内地压榨企业的大面积停工仍是国产大豆市场矛盾的焦点。“解铃还须系铃人”,症结的松动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出台更为理性和市场化,更具战略眼光。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