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农业部7月报告显示出全球大豆供需宽松的前景,这将限制美豆价格的上行空间。随着7-8月份天气炒作旺季来临及供需基本面好转的支持,市场有望在三季度内出现反弹。之后市场又将围绕美国新豆上市后的出口及秋季期间的南美天气等新题材展开震荡。而国内市场在政策面干预下将有相对滞涨抗跌的表现。总体上看,下半年国内豆类行情仍将在到宏观经济面、微观基本面与政策面的共同影响下仍将在上半年宽幅区间内震荡。
周一(7月12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市场收盘互有涨跌,陈豆和新豆基本面背离,也给大豆合约造成不同的影响。截至收盘,9月合约收平,报收966.50美分/蒲式耳;11月合约下跌2.25美分,报收951美分/蒲式耳;1月合约下跌2.25美分,报收960美分/蒲式耳。
美国农业部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截至7月11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65%,前一周为66%,2009年同期为66%。截至7月11日当周,美国大豆开花率为40%,前一周为23%,2009年同期为22%,五年均值为37%。美国农业部周一(7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651.5万蒲式耳,前一周修正后为301.1万蒲式耳,初值为226.1万蒲式耳。
阿根廷农业部最新周度作物报告中称,阿根廷农户完成2009/10年度大豆收割工作,2010年大豆产量料为5,400万吨。谷物咨询机构Celeres周一(7月12日)称,截至7月9日,巴西2009/10年度大豆的销售工作已完成74%,高于一周前的71%,2009/10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到创纪录的6,850万吨。
7月13日,美国2011年1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464元/吨;南美2011年1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547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