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黑龙江大豆考察:油厂陷停工困局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7-13  
     2010年6月21日-6月26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期货公司分析师对黑龙江大豆产区进行了种植初期考察。考察路线共分东西两线,东线从哈尔滨出发,途径鹤岗、富锦、建三江、集贤至鸡西返回,西线从哈尔滨出发途径绥化、海伦、北安、孙吴、黑河、嫩江、讷河、莫旗、克山、克东,最后经拜泉、依安返回。两条路线覆盖黑龙江主要大豆产地,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新季度大豆种植面积、长势及目前现货市场经营状况等项目,考察方式以田间考察为主,同时结合对农民、农场、贸易商、油厂等市场主题的调查,通过对产业链各对象的调查尽量还原目前产区现货市场全貌。下面将从新季度大豆种植面积、作物目前长势、现货市场状况三个方面介绍本次产区考察情况。

    从考察团沿路对贸易商与油厂的考察情况来看,现货市场呈现以下三个特点:现货贸易基本停滞,油厂陷入停工困局,国储环节库存充足。

    本次东线考察共考察了两个油脂加工厂,分别是佳木斯市的吉庆豆业和富锦市金泉集团的金正油脂。在油脂加工企业我们了解到目前黑龙江的豆油压榨企业基本都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金正油脂从春节后仅加工一万吨大豆的豆油,相当于往年产量的20%左右。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国产大豆的价格较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而言没有竞争力,从而导致使用国产大豆的黑龙江油脂加工企业无法与沿海地区使用进口大豆进行压榨的企业进行竞争,油厂几乎没有利润可言,因此多数油厂选择停产整顿。

    从油厂的库存情况看,金正油脂的豆油库存有1千多吨,豆粕库存为3千多吨,而大豆的库存仅为5千吨左右,按照每天600吨大豆的加工能力计算,该库存只能维持该企业8天左右的生产。但该企业的领导对此并不担心,据称目前农民手中仍有大豆留存,只要价格有所提高,收购大豆并不困难。

    黑龙江的油脂加工企业希望能够将非转基因豆油的生产销售形成品牌,这样可以在市场上与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压榨的豆油进行有效区分,从而可以提高其产品的价格和市场占有率。

    对于各地余粮状况我们也进行了调查。整体来看,农民手中余粮不多,各地余粮剩余量不足10%.从农户了解,去年大豆多数销售给国家。由于4月30日国储大豆收购结束,产区大豆价格快速下滑,近期更呈现无价无市局面,价格下跌之后农民不认可,宁愿持货等待新粮上市在进行销售。同时,剩余粮源质量较差以及部分市场无价无市的局面也限制剩余大豆的销售。目前来看,产区剩余大豆可能要留存至新粮上市。另外,由于这两年国产大豆价格均呈现先高后低走势,今年新豆上市之后,如果国家继续收储,且收购价格维持或者高于去年的收储价格,农民销售的积极性预期较高,惜售心理可能有所改变。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连续两年在东北产区启动大豆托市收购政策,支撑国产大豆价格走势,导致国内大豆价格明显高于进口大豆价格。虽然国家对东北油厂进行补贴加工及补贴收购,分别给予210元/吨、160元/吨的补贴,但是当补贴一旦结束,油脂企业加工大豆就面临明显的亏损,所以在2010年4月30日国家收储计划结束后,当地油脂企业迅速结束收购,并压低收储价格。黑龙江地区油厂仅能以国产大豆为加工原料。面对国产大豆的高价,当地油厂进退维谷。除原料之外,下游产品同样面临进口大豆的冲击。由于进口大豆价格低廉,以进口大豆为原料加工的豆粕及豆油成本降低,而黑龙江地区用高价国产大豆生产出来的豆粕及豆油成本较高,限制企业销售半径,当地压榨企业销售范围不断萎缩,仅限于省内,或者油厂周边地区。当地一些小型油脂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连续几年的亏损已经让企业难以为继,企业把寻求外资企业或大型国企合作看做企业后期生存发展的主要途径。

    综上所述,本次考察得出以下结论:本年度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前期受到早春低温、土壤湿度较大的影响,大豆播种比正常年景拖后种植在8至15天,前期出苗略受影响,但是进入6月中下旬,连续的白日高温便随间歇性的降雨,使苗情迅速恢复,截止6月底整体黑龙江省大豆苗情正常,并没有出现对最终产量影响的局面。而应当关注的焦点产量的变化主要在于后期天气能够配合作物生长、8、9月份主产区的天气状况对于届时处于鼓粒灌浆阶段的大豆生长较为关键。如果未来天气风调雨顺,预计本年度黑龙江省大豆将再度呈现一个丰收年景。

    从本次考察针对目前现货市场分析,当前黑龙江大豆市场购销清淡,多数产区有价无市现象较为突出,加上近月大量的进口大豆陆续到港,卖粮难的问题成为大豆市场的突出问题。本年度4月30日国家保护价收储结束,当地大豆价格迅速从1.80元/斤,回落到1.60元/斤,下跌幅度较大。农民惜售心理严重。在本年度国内大豆生长形势良好的背景下,黑龙江大豆以及国储大豆销售将面临多重压力,这也是产区农民以及贸易主体关注的问题。尽管新年度国家收储政策仍将延续,但是当前一些地区的国储库几乎全部爆满,如果不清库,今年新季大豆收获之后,接纳新大豆库存的能力将下降。而在这种国家政府扶持而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上下两难。只希望来年政策支撑力度能有所提升,以防出现丰收反而出现卖粮难的情况。(中华油脂网)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